27日,國內棉價小幅下跌。紡織企業下游需求萎縮,反映在拍儲上就是競購不積極,而且出庫難也是限制企業拍儲積極性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更多的是企業拿貨謹慎,隨用隨買,不提前備貨。
近期,紡織下游行情冷淡,紡織企業資金壓力較大,皮棉采購隨用隨買,國內棉價繼續下跌。部分產棉區受天氣影響,導致新棉不同程度受災,期貨價格小幅上漲。
7月23日,缺少新消息指引的ICE期貨市場交投更加清淡,價格繼續窄幅盤整,12月合約在谷物市場走強的帶領下小幅收高。如果上周(7月14-18日)的美棉出口繼續保持活躍,棉價有望在目前的水平上繼續企穩。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先生談到棉紡行業現狀時表示,在棉花收儲政策執行幾年之后,中國棉紡行業出現4個方面的變化:即政策之變、市場之變、企業之變和產品之變。
隔夜外盤,7月1日,USDA實播面積報告的利空影響繼續,多頭繼續大量撤離棉花期貨,ICE期貨盤中大幅下挫,收盤時跌幅收窄。目前市場基本面壓力不斷加大,技術圖形顯示棉價繼續看跌。
需求下降,利空美棉期價;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持續走軟,對鄭棉期價形成利空影響。技術上,鄭棉1501合約小幅上漲,整體維持在16000——16400元/噸區間振蕩運行,成交量低迷,多空觀望氛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