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棉市場價格有所回落,下游紡織市場觀望氣氛不斷升溫。更多企業處于前期訂單生產或清理庫存的同時觀望原料市場發展狀況,等待市場企穩之后再作補庫打算。
春節后,鄭棉期貨主力合約突破17000元/噸關口,市場交售熱情大幅提高。近日,國內外棉價沖高回落,圍繞著棉花價格漲跌空間,多空雙方的分歧逐步增大。
據廣東、江浙等地輕紡市場貿易商反饋,2月中下旬,織布廠、服裝廠等終端對棉紗、坯布、面料采購逐漸回暖,棉花(及滌綸短纖、粘膠短纖、氨綸等)、棉紗、混紡紗大幅上漲引發的成本壓力向下游各環節層層傳遞。
據青島、張家港、上海等地棉花貿易商反饋,雖然上周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大幅跳水,引發棉花企業、投機商一定程度的擔憂和恐慌,但無論船貨、保稅棉還是清關外棉報價的基差都未做調整。
據報道,2月23日印度棉花公司(CCI)將2019/20年度和2020/21年度棉花銷售基準價格再次上調600盧比/坎德,同時將2019/20年度棉花日掛牌量下調至5萬噸
1 月份以來,國際棉價走勢呈現“續漲”→“緩 漲”→“短暫下跌”→“再上沖”態勢。1 月初,美國新任總統拜登醞釀新一輪 的經濟刺激計劃,給金融市場帶來更多信心,國際棉價繼續上漲。
國外棉花主產國動態印度棉花上市量過半,最低價格收購量超過150萬噸。據印度棉花協會數據,2020/21年度印度棉花產量預計為609.5萬噸,同比下降0.4%;
2021 年 1 月份以來,國內棉價經歷了“短暫上 行”→“下跌調整”→“再上漲”態勢。1 月初全球股市繼續攀升,鄭棉共振上 漲至 15600 元/噸以上,達到 2018 年 10 月份以來高點
春節前后,美棉強勢上漲帶動國內棉花市場,棉花報價出現明顯拉漲,漲幅在2.22%。下游正常復工復產的情況下,棉花近期仍將維持偏強走勢。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月初,被抽樣調查 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50.9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環比 增加15天,同比減少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