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當地時間1月22日,安踏集團旗下的芬蘭體育用品集團 Amer Sports(亞瑪芬)在官網宣布已獲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AS”,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更新的 F-1 文件(非美國本土公司的招股說明書)。
Amer Sports 計劃在本次 IPO 中發行1億股普通股,發行區間為每股16美元至18美元,承銷商另享有1500萬股普通股的超額配售權。以此計算,Amer Sports 的估值在77億美元至87億美元。
此外,根據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Amer Sports 的三位基石投資者安踏體育、Anamered Investments 及騰訊已表示有意向以 IPO 發行價購買普通股:其中,安踏、Anamered Investments 均擬認購總金額不超過2.2億美元,騰訊擬認購不超過7000萬美元。
*Anamered Investments 是加拿大瑜伽運動品牌 lululemon 的創始人 Chip Wilson 創立的投資公司。
在最新的招股說明書以及最新的路演文件中,Amer Sports 披露了2023年的初步業績、長期目標、主要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以及更多細節數據等等。
Amer Sports 2023年營收超43.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3%
在招股說明書中,Amer Sports 曾披露2023年初步的財務數據:
營收:預計在43.5-43.6億美元,同比增長22.7%-23.0%;
調整后的 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預計在5.9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31.8%-34.0%;
凈虧損:預計在2.04-2.34億美元,虧損縮窄幅度為7.4-19.3%。
路演文件中更新了截至2023年9月底的過去12個月的財務數據:營收43億美元、調整后的EBITDA為6.13億美元。
根據路演文件,Amer Sports 展示了集團長期的增長目標:
營收:實現低雙位數至中雙位數的年復合增長率;
毛利率:提高300個基點;
調整后EBITDA:實現中雙位數至高雙位數的增長。
安踏體育目前持股56%,為第一大股東,騰訊持股5.6%
2018年12月,安踏體育連同 FountainVest SPV、Anamered Investments 及騰訊 SPV 共同成立財團,提出現金收購要約以收購 Amer Sports 全部已發行股份,收購總價約為46億歐元。收購要約于2019年3月達成,安踏體育連同其他財團成員透過 AS Holding 擁有 Amer Sports 的全部已發行股本。
當時交易完成后,安踏體育持股58%、FountainVest SPV 和 Anamered Investments 各占21%,騰訊通過 FountainVest SPV 參與。
此次更新招股說明書也透露最新的持股數據:
安踏體育:目前持股56%,預計 IPO 后持股44.5%,為 Amer Sports 第一大股東;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方源資本 FountainVest Partners:目前持股16.0%,預計 IPO 后持股12.7%;
Anamered Investments: 目前持股20.6%,預計 IPO 后持股16.3%;
騰訊:目前持股5.6%,預計 IPO 后持股4.5%。
“五個10億歐元戰略”已有四項提前兩年完成
在收購 Amer Sports 后,安踏體育及 Amer Sports 新董事會也對公司業務進行了重新梳理,制定了“五個10億歐元戰略”——到2025年,將Arc’teryx、Salomon 和 Wilson 三大品牌分別打造成為“10億歐元”的品牌;大中華區和直營模式分別實現收入10億歐元。
根據路演文件:在截至2023年9月底的12個月內,Arc’teryx、Salomon、Wilson、直營渠道營收分別約為13億美元、13億美元、11億美元、14億美元,如果以當前匯率計算,這四項已經提前完成2年目標。
在截至2023年9月底的12個月內,大中華區營收約為8億美元(2020年約為2億美元)。
上述五項任務中,大中華區的增速最快:2020-2022年,營收年復合增長率為60.9%,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大漲67.6%。大概率也將在2023年完成10億歐元的目標。
大中華區始祖鳥自營零售店坪效超2000美元,是北美的兩倍
2005年10月,Amer Sports 以4.85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 adidas 公司的 Salomon 部門,并將始祖鳥、Salomon 均劃分至戶外板塊下的服裝鞋類部門,其中始祖鳥以服裝產品為主,Salomon 以鞋類產品為主。
Amer Sports 在中國的高速增長與始祖鳥息息相關。始祖鳥品牌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大漲61.8%,大中華區為集團貢獻48%的營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市場。此外,始祖鳥的忠誠度計劃在大中華區擁有超過170萬名會員,而2018年這一數字僅為1.4萬名。
根據路演文件,自營零售店成為始祖鳥在大中華區迅速增長的關鍵因素:
就數量而言:大中華區開設了42家自營零售店,主要市場中排名第一(北美41家、亞太16家、歐洲、中東和非洲4家)
就坪效而言:在截至2023年9月底的12個月內,自營零售店渠道坪效超過2000美元達2051美元,是北美的兩倍(1061美元),這一數據在2021年為125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