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下旬,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北及河南等地棉市依然如舊。25日,山東濱州一位企業負責人說,眼下整個山東省籽棉收購已經“落幕”。一、400型加工 廠95%退場,空留棉農“持棉難售”。截至本月上旬,東營、聊城等地籽棉銷售僅完成70-80%,德州、濱州、荷澤等地已完成90%-95%,未完成銷售 棉農只能等待下一年度。二、籽棉有價無市。24-25日,山東省籽棉主流價格在2.80-3.20元/斤,較上周基本持平。前期,一些200型小廠專收 “次棉花”,價格在2.00-2.70元/斤區間,現在200型小廠對“次棉花”也是不再關心。
如今,整個黃河流域的棉農、軋花廠是各有已難。棉農面臨“賣棉難”、“棉賤傷農”等問題;而軋花廠卻有 “無米下鍋”、產品滯銷、貨源賒欠等諸多問題。河南鄭州某企業老板訴苦道,截至3月25日,河南、山東等地現貨行情:3128級價格重心在 12900-13100元/噸、4128級價格12500元/噸、2227級12400元/噸,這個價格,較春節前變化不大。但是,跨越春節,企業庫存的 棉花因倉儲、利息等費用,成本已然倒掛。該廠580多噸現貨,以 4128級、2227級為主,成本分別是12450元/噸、12400元/噸,按現價銷售處于微利或微虧狀態。
“棉花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病。”這位老板分析,第一、近期新疆細絨棉涌入內地,地產棉已是“大敵當前”。手摘新疆棉3128級到內地后成本在 13800-13900元/噸,個別僅13500-13600元/噸,機采棉價格更便宜。聽聞山東某大型紡企于上周一次性訂購5萬噸兵團機采棉,價格僅為 12900元/噸。市場預計,在該大型紡企的帶動下,內地很多紡企可能會效仿。因此,4、5月份,內地棉花很可能是“前有深淵,后有追兵”。第二、外棉抵 港增多。春節之后,印度新季棉花抵港大量增多。據青島港、張家港貿易商介紹,近期印度棉“壓港”、庫存“爆棚”,給銷售帶來很大壓力。至25日,青島港 S-6級印度棉價格在13400-13500元/噸,較上周繼續下跌100-200元/噸。此外,隨著美國西部海崖工人罷工的結束,1、2月份簽約的美棉 預計將在4月中上旬紛紛抵港,給未來銷售帶來很大壓力。根據港口貿易商的了解,截至目前中國主港外棉庫存總量應在17-18萬噸,以印度棉、巴西棉、西非 棉為主。第三、棉紡織產品“旺季不旺”。按照慣例,每年3-5月份為棉紡織產品銷售旺季,但今年表現出 “旺季不旺”的特點更加明顯。一、棉紗價格跌跌不休。截至25日,黃河流域中低紗價格繼續下滑,比如普梳21支報價在20200-20500元/噸、普梳 32支報價21200-21500元/噸。二、訂單小、少、短。大多數紡企反映,春節之后基本沒接到新單,接到新單的也是小批量訂單。三、資金鏈條緊張。 由于下游服裝、坯布企業老板跑路,拖欠貨款等,很多紗廠沒有余力大量備貨,一般采用“隨用隨買”模式。綜上所述,棉花市場面臨巨大的危機。
更為關鍵的是,黃河流域的棉花市場走向沒落。根據市場了解,預計2015年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棉花面積將較2014年繼續減少30%- 40%,“內地棉花無人種,百里沃野不見棉”的現象將出現。這樣一來,該地域的軋花廠將大量倒閉或轉行,那么黃河流域的棉市將不復存在。春天到了,帶著播 種的氣息。為何我滿眼春愁,眼中常含淚水?希望政策對內地更給力一些,棉花主體再積極主動一些,讓我們的黃河流域棉市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