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大四學生楊燦帶領的創業團隊,正積極籌備前往外地與服裝公司洽談面料出口事宜。此次洽談若能成功,團隊研發的新型面料將出口至巴基斯坦和摩洛哥,為其海外市場拓展之路增添新成果。
從校園實驗室到國際訂單
楊燦和同學們從大一開始踏上創業之旅。最初,楊燦被中國傳統民族服飾,尤其是彝族服飾的獨特魅力吸引。經實地調研,她發現彝族服飾面料雖有特色,但在日常穿著的舒適性、耐用性和環保性上存在不足。于是,她聯合9位同學,發揮各自專業優勢,開啟面料研發工作。2023年,團隊成功研發出更貼合現代使用習慣的新型面料。2024年,成都天逸雅服裝有限公司成立,成員各司其職推動公司發展,其自主研發的新型環保服裝面料打入國際市場,首批產品出口至馬達加斯加,并榮獲馬達加斯加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指定用品的殊榮。
目前,團隊專注于功能性面料開發,如涼感面料和阻燃面料。此次與巴基斯坦、摩洛哥的洽談合作,是團隊拓展海外市場的關鍵一步,有望將更多新研發的服裝面料推向國際市場。而這兩大市場,正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紡織新機遇!
人口紅利和時尚樞紐的黃金機遇
巴基斯坦坐擁超2億龐大消費群體,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對環保舒適面料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高品質面料采購量年增速突破15%,環保認證產品長期供不應求。
而摩洛哥作為非洲西北門戶,憑借四季分明的氣候構建起穩定消費周期,其年產值超50億美元的時尚產業,不僅匯聚眾多本土品牌,更是非洲重要的服裝貿易樞紐。
兩大市場,一個聚焦剛需消費升級,一個占據時尚產業高地,均對兼具設計感與功能性的優質面料求賢若渴,亟待穩定供應鏈注入活力,堪稱紡織企業出海的黃金賽道。
政策+技術+文化三輪驅動
中國與巴基斯坦自貿協定關稅減免政策持續深化,摩洛哥“綠色工業計劃”鼓勵進口環保面料,雙重政策利好下,紡織品出口成本大幅降低。楊燦團隊研發的涼感面料實測降溫5℃,阻燃面料達歐盟標準,技術優勢顯著。
同時,團隊將彝族紋樣融入面料設計,打造文化差異化競爭力,實現技術、文化與政策的完美結合。從校園實驗室到國際訂單,從傳統面料改良到功能性產品研發,這支學生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在紡織行業競爭激烈的當下,創新與差異化才是破局關鍵。他們的成功經驗,或將為傳統紡織企業的海外拓展之路,提供全新的發展思路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