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服裝是大眾衣櫥里經久不衰的時尚單品。說起牛仔面料,你了解多少?浙江金梭紡織有限公司深耕牛仔面料行業20余年,專注于攻克這一領域的技術性難題。或許在這家企業,可以發現更多關于牛仔面料的“秘密”。、
走進金梭紡織展廳,仿佛進入了一個牛仔王國,各類牛仔面料琳瑯滿目。其中,一款帶有紫色色光的面料尤為吸睛。研發中心總監童小勝介紹,這款名為“觀藍”的牛仔面料采用創新的天然藍色氨基酸染料,以生物基替代石油基,其天然度高達97%,對環境十分友好,無污染、低刺激的特性讓面料更親膚健康,許多國際品牌對此十分感興趣。研發這款面料花費2年多的時間,于去年開始批量生產。
“‘觀藍’面料的推出,是我們在顏色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它采用植物提取的染料,不僅顏色鮮艷度更高,色彩也更加豐富。在追求個性化的時代,它為設計師提供更多可能性。”童小勝說。
在觀藍系列旁邊,另一款“勻彈”牛仔面料則專注于解決穿著體驗的痛點。“我們從紡紗這一步就開始改進面料彈性,通過優化紗線的包覆結構和拉伸性能,面料的回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從而解決傳統牛仔褲穿著中會出現的鼓包、臀圍擴張等問題。即便歷經多次水洗,面料依然挺括有型,兼具舒適度與耐用性。”童小勝介紹,這款面料還獲得2024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常規產品線上,金梭紡織推出原胚色、四面彈和經緯竹節、經典無彈等系列,其中,經緯竹節系列憑借其廣泛的市場適配性和高性價比,成為公司銷量冠軍。童小勝說:“這個系列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無論是學生、工薪族還是老年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童小勝還說道,在紡織廠,特別是牛仔廠,有兩大核心工序,漿染和織造。漿染車間內,紗線穿梭于自動化設備間,經多道上色、氧化工序后最終呈現出濃郁的色彩層次。漿染的方式主要有束染和片染兩種,二者各具特點,最大的差異在于束染染色時工序更多、染色后還需重新整理紗線。“束染的工序更復雜,但色牢度和層次感也更好。”童小勝還特別提到,“觀藍”面料采用的正是束染工藝,可選棉或非棉纖維素纖維等多種材質,不同材質的染色配方與溫度參數完全不同,需精準把控。
在織造車間,經紗與緯紗交織的自動化機器高速運轉。據了解,僅這一車間單日面料產能可達15萬米,整個公司的日產量約為30萬米。此外,還留意到,相較于傳統織造車間普遍存在大量粉塵,這里的環境卻干凈整潔。童小勝介紹,車間配備上吹下吸的空調系統,極大減少粉塵污染,有效改善車間環境。
“軸”是紡織生產中的重要部件,一個軸的重量大約在一噸,可以說是龐然大物。為了優化存儲管理,金梭紡織正在打造一個智能軸庫。“傳統軸庫依賴人工操作,需通過運軸車將軸運送到指定位置儲存;而智能軸庫借助條碼識別系統,能自動完成篩選與運輸。”公司信息部經理傅銘向記者介紹,智能軸庫可儲存800多個軸,預計下半年初步投入使用。
紡織業的污染問題一直是行業發展痛點。金梭紡織正著力建設一個中水回用系統,污水經初級處理與滲透膜凈化后,水質將接近自來水標準,可直接回用于生產,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大大降低排污壓力。
此外,金梭紡織對人才培養的重視也為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童小勝表示,只有擁有高素質的團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為此,公司建立完善的人才儲備體系,在資金和技術上持續加碼。
目前,金梭紡織的業務穩步增長,國際國內市場都在持續開拓中,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公司整體銷售額達到11億元左右。
為了進一步提升產能,金梭紡織正推進建設“年產1500萬米中高檔牛仔面料技改項目”。久前,這一項目入選今年全省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項目聚焦于后整理車間的改造通過改善車間環境、更新老舊設備,金梭紡織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將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