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6日)早間,安踏體育公告稱,公司一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受讓人)于2023年10月13日與瑪伊婭服飾(上海)有限公司(目標公司)的若干股東(轉讓人)分別訂立若干買賣協議。
根據協議,安踏將收購瑪伊婭75.13%的股權,但安踏并未在公告中公布收購價格。安踏表示,本次收購事項對集團旗下女性業務板塊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并增強集團能力以提供滿足廣大客戶需求的產品系列,進一步強化集團的品牌組合。
公開資料顯示,瑪伊婭服飾成立于2016年,經營為亞洲女性設計的運動服飾品牌“MAIAACTIVE”,被稱為國產版的Lululemon,MAIAACTIVE在成立時的定位是“亞洲女性的運動服”,強調為亞洲女性設計,公司預計2021年開設超過20家新門店,官網數據顯示,目前公司門店數量為8家。
安踏體育坦言,看好MAIAACTIVE在瑜伽運動品類方面形成的市場影響力,以及未來增長潛力。
近年來,安踏體育重點布局女性市場,通過“美力實驗室”女子科技平臺推出包括勁紗道、液柔冰膚、優可絲等系列產品,面料速干透氣、回彈性好。除此之外,安踏先后推出AntaBra系列和PS褲系列,圍繞不同運動強度和女性“美腿、提臀、塑形“等需求進行設計。2021年7月安踏品牌發布未來5年戰略目標,提出將深度發展女子運動系列、推出兼具設計感、舒適度以及時尚感的新美學品類,2025年安踏女子品類流水規模目標接近2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瑜伽、健身女性人群正在快速滲透,對標lululemon的亮眼表現,預計隨著國內綜合運動品牌近幾年對女子運動板塊的重視,在產品設計、營銷、科技研發等多個方面加大投入,未來這些品牌在該業務板塊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
東方證券分析師施紅梅此前指出,近幾十年來歐美品牌服飾龍頭在面臨增長壓力之際,無一不通過全球化擴張以及適當的品類、品牌擴容來突破市場瓶頸,這背后一方面有歐美消費文化輸出的先天優勢,另一方面也有品牌各自的零售管理、供應鏈等能力作為基礎。近幾年來國內品牌服飾龍頭也在嘗試性地向東南亞等與中國消費文化接近的區域進行擴張,同時對外進行投資并購,對內通過代理、合資等方式引入海外品牌來擴充品牌與品類,是當前具備終端渠道、零售運營、供應鏈管理等扎實基礎的國內品牌龍頭進一步提升各自銷售規模的現實路徑。
在施紅梅看來,從露露檸檬近十多年的起伏反觀國內品牌服飾行業,優質的賽道與足夠大的市場空間為大市值企業的誕生以及傳統品牌的逆襲提供了更多的潛力與機會(2012年至今的安踏、李寧,2018年至今的波司登等)。從細分行業來看,國內體育戶外、大眾休閑、家紡、化妝品等子行業市場空間相對更大、也更容易誕生多品牌多品類的本土服飾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