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織造印染產業大腦平臺’牽線搭橋,我們接到了寧波客戶的1000多件職業裝面料。”近日,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瑞東笑著告訴記者,這是行業數字化改造提升結出的“鮮果”,后續,他們將繼續借力該“產業大腦平臺”,尋找更多新商機。
劉瑞東口中的“織造印染產業大腦平臺”是由省經信廳牽頭,柯橋區于2021年5月揭榜建設的面向紡織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產業生態平臺,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價值導向、社會共建”的建設模式,聚焦產業生態、新智造應用、共性技術、服務企業等需求,重點推進產業數據倉、數字供應鏈、設備云聯等創新應用場景落地,全力打通訂單鏈、設備鏈、數據鏈、人才鏈,使得織造印染產業向更合理、高效、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轉變,助力實現紡織印染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產業大腦平臺”如何為印染企業帶來訂單?“我們這個‘織造印染產業大腦平臺’已經和寧波的服裝產業大腦以及湖州的童裝產業大腦等全面打通,可以看到當地服裝企業發布的訂單,通過上下游的精準匹配,我們可以幫助印染企業更快地找到對應的客戶。”紹興市柯橋織造印染產業大腦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玉成點開電腦上的“產業大腦平臺”后介紹。這正是該平臺重點建設的數字供應鏈的一個應用場景。其他,比如通過設備云聯應用場景,可以實現設備維修、遠程診斷、備件備貨、拼單采購、需求撮合等業務流程線上化,同時提升設備維修保養的效率。
據羅玉成介紹,“產業大腦平臺”打造并非一蹴而就,最初是在印染行業和企業間展開試點,用數字化技術為傳統染缸裝上“聰明腦袋”,為企業節能降耗的同時提升染色一次成功率。之后,隨著智能排產等應用的落地,進一步優化重塑印染企業的生產流程。如今,“產業大腦平臺”以印染行業為核心,進一步打通產業上下游,鏈接了設備廠商、貿易商,以及“浙里工程師”等,在供應鏈上下游協同、企業內部數字化改造與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養和重點問題攻關等方面提供針對性服務。
目前,“產業大腦平臺”已集成百余個應用,包括10多個多跨應用場景,20多個產業鏈協同應用,近百個工業APP,平臺月均活躍用戶近5萬人次,推動面料線上交易近6000萬米。平臺已入駐織造廠、印染廠、貿易商、設備商、服務商等近3000家,產業工程師8萬余名。
近日,“織造印染產業大腦平臺”推動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案例入選2023年度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生態賦能模式典型案例!敖酉聛恚覀儗⒗^續深入企業行業,通過‘產業大腦平臺’打造,進一步解決紡織印染產業的痛點難點,重塑行業發展模式,為‘國際紡都’騰飛蓄勢聚能!眳^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