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春節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不少染廠已經發出了提前放假的通知。與此同時,清淡的市場行情、大量的庫存積壓,也讓很多紡紗企業不得不計劃提前放假,寄希望于年后市場。當前,各地的紡紗企業及集群經營狀況如何?提前放假對其來說是一種解脫么?
棉紗報價下調卻仍難出貨
江蘇渦流紡紗線:渦流紡紗下游需求依然保持平淡趨勢,紡紗企業銷售逐漸承壓。下游需求持續不振,加之臨近春節企業忙于回籠資金,預計年前市場運行壓力依然較大。
山東集群純棉低支紗:企業運行壓力加大,開機率保持低位。當前棉花價格仍高位運行,企業棉花庫存普遍較低。棉紗訂單不足,且價格下滑較為明顯,中高支紗勉強保本微利,低支紗則要虧本去庫存,庫存壓力較大。臨近年關,下游坯布企業將陸續放假,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對后市預期不樂觀。
江蘇高支紗:近期市場弱勢下行,一方面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地區發貨困難,另一方面原料價格波動,紗線利潤率不及前期。臨近年關,下游市場需求偏弱,加上疫情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挑戰,期待年后市場能逐漸好轉。
山東差別化紗線:市場行情仍然延續平淡態勢,近期無改善趨勢。目前企業訂單大多排至春節前,同時企業也在生產部分常規產品,產品價格相對穩定,庫存20天左右。春節返鄉政策不明朗,部分下游企業計劃提前放假。對于明年市場情況,多數企業持謹慎觀望態度。
沛縣粘膠紗:粘膠紗市場購銷清淡,下游剛需采購為主,市場報價混亂,價格按單商談,目前環錠紡R30S紗價格基本在17300-17800元/噸區間,企業庫存控制在20天左右。臨近年底,下游織造企業急于回籠資金,促銷力度加大。在市場行情欠佳的情況下,預計企業放假時間提前,1月中旬前后將進入放假高峰。
河南純棉紗:純棉紗市場產銷較清淡。企業開臺率有所下降,訂單減少,利潤下滑。下游市場需求低迷,采購備貨不積極,隨著春節臨近,企業考慮提前放假。棉花價格近期趨穩,紗線價格依舊偏弱,低價去庫存操作較多。預計產銷將保持低迷,市場形勢不樂觀。
江蘇色紡紗:近期色紡紗市場整體運行平穩,開工率90%以上,目前訂單處于春夏與秋冬訂單過渡期,市場詢單不足,交投氣氛仍然較低,但整體來看,今年訂單好于去年。
福建非棉紗:生產經營有序進行,原料、產品價格與前兩周相比變化不大。2021年臨近尾聲,企業開始回顧全年、總結經驗,整體而言全年運行情況較好,外單有所回流,疫情是影響市場的不可控因素之一。
新疆純棉紗:目前企業生產保持正常,但市場形勢嚴峻,個別品種紗線勉強在出貨,庫存壓力越來越大。企業認為,當前情況下首先要保證100%開臺,原料剛需采購,銷售價格隨行就市,產品方面,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支數。
廣東棉紗線:市場需求不足,紗線開始出現滯銷現象,近期庫存壓力上升,企業計劃延長元旦放假時間。臨近春節,企業以回籠資金為主,預計節前市場仍低迷。
行情清淡企業寄希望于年后
根據各地紡紗集群反映,臨近年底企業以去庫存為主,清淡的產銷形勢讓企業期待春節后的行情。
據山東、河南、湖北等地中小棉紡織廠反饋,12月中旬以來,企業一季度訂單不足,紗布累庫率上升,按即時棉花現貨價格紡C40S以下出現小幅倒掛,加上疫情對浙江、廣東等織造業的沖擊,導致部分紗廠開機率持續下降,春節前以抓緊完成訂單并及時交貨、回款為主。考慮到棉花、滌綸短纖等原料庫存偏低,集中補庫推遲至2022年2月上旬以后。
從調查看,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部分織造、服裝廠或1月中旬左右放假,較往年提前一周,一方面有利于緩解企業銷售訂單不足、成品庫存持續上升的壓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部分外省市員工回家探親、過節。進入冬季,我國部分省份新冠疫情本土病例不斷出現,且呈多點開花態勢,因此各地紛紛提高疫情等級,收緊防控政策,提前休假。
山東德州某中型紗廠表示,目前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棉紗貿易商春節前囤存貨操作相對稀少,終端織布、面料、服裝廠短期采購調整為隨用隨買策略,加大力度回籠貨款棉紡廠越來越多,造成棉紗現貨價格企穩反彈難度較大。據了解,12月中旬以來保稅C32S高配包漂棉紗與國產紗倒掛幅度穩定在300-500元/噸(貿易商報價),也缺乏競爭力,對國產棉紗接單、履約的影響并不突出。
廣東牛仔布:近期,紗線價格呈現下降趨勢,目前OEC10S純棉紗線報價16440元/噸。企業訂單穩定,開臺率達到90%以上,產品銷售略有趨淡跡象,受原料價格下跌影響,產品對外報價下調,利潤率較低。近期疫情多點爆發,給生產增添不確定性,預計春節前基本保持穩定生產。
蘭溪坯布:紗線價格有所下降,但成交清淡,企業隨用隨買。下游繼續走弱,訂單稀少,出貨下降,庫存上升。目前開臺基本正常,產品價格隨紗價下跌,無利潤可言。
湖北純棉布:目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訂單較少,基本都是剛需補庫。常規品種庫存開始積壓,繼續保持較低開臺率。為了盡快回籠資金,產品價格有所讓步,利潤遭受擠壓。
提前放假利或大于弊
對于今年的紡企提前放假一事,業內專家認為,放在往年絕對是一件壞事。因為年前是紡織市場年后春夏訂單的生產季,很多春夏服裝基本上年后就要上市,春節放假,工廠停產時間較久,年前的每一天都顯得極其可貴。倘若大幅度提前放假,那對于急等出貨的紡織企業來說將是一個災難。但今年的市場提前放假,對很多紡織人來說或許就是解脫。
專家解釋到,首先是年前市場依然沉寂,各個紡織企業接到的相關訂單數量遠不及往年,多數企業在做的都是明年秋冬訂單,可以說近期的紡織市場春夏服裝訂單是缺席的。因為服裝銷售端,在年初的疫情影響下還庫存了大量春夏服裝,明年的春夏市場基本是一個消化庫存的作用,所以沒有必要再重新下達這個訂單,徒增庫存。
其次是降低生產成本,對絕大多數紡織企業來說,即使沒有訂單一般也不會輕易停產放假,一旦長時間放假就很容易造成工人流失,再度生產的難度將加大。沒有訂單卻不能停工,所帶來的人工、水電、環保等支出將大大提高企業的運行成本,但提前放假將給紡織企業一個合理的停工理由,既能夠減少開支、降低庫存,同時也能避免工人流失。
最后是緩解訂單困境。專家表示,現在市場上接到外貿訂單的紡織企業也不在少數,但現在接訂單對他們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人民幣升值以及海運貨柜緊張,運費價格上漲原因,大部分企業利潤都大幅縮減,甚至虧本。通過提前放假,可適當延緩交期,給匯率下跌留下余地,同時也給貨柜回流國內一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