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學會 今年上半年,化纖行業運行總體表現良好,具體表現為:行業平均開工率同比有所提高,產量增速有所加快;利潤同比大幅增加,特別是二季度增加較為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在紡織各子行業中,化纖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50.59%,至140.7億元,成為利潤增速最快的子行業,只是行業虧損面仍達23.36%,企業贏利能力兩極分化現象明顯(見圖1)。
產量同比增長11.63%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6月化纖產量2307.4萬噸,同比增長11.6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11個百分點。其中,滌綸產量同比增長12.72%,增速提高4.99個百分點;錦綸產量同比增長18.37%,增速提高5.87個百分點(見表1)。化纖產量增長速度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而2014年新增產能的釋放在今年的產量上得到體現;另一方面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化纖行業運行情況確實好于去年同期,開工率有所提高。
合成纖維價格低位盤整
經歷去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之后,化纖產品特別是合成纖維產品價格跌至歷史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處于低位盤整。
接二連三的突發事件對滌綸市場行情影響較大,4月份滌綸產品價格快速攀升,5月份之后,短期刺激性利好釋放完畢,加之下游需求低迷,滌綸產品價格出現持續下跌(圖2)。
值得指出的是,隨著國家對環保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大,化纖有色產品(黑色除外)顯現出優勢,大大節省了后整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對節能減排的意義重大。無論是直紡、切片紡還是再生工藝,生產的色絲的價格和效益都好于同類常規產品,2014年銷量增長40%左右,利潤率在8%以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化纖行業經濟效益繼續好轉。1~6月份,化纖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12.0%,比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6.3%高5.7個百分點。化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40.7億元,同比增長50.59%,是紡織子行業中增速最快的行業,但行業虧損面達23.36%,說明企業贏利能力兩極分化明顯。行業虧損面同比收窄1.1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4.24個百分點。
滌綸行業對化纖全行業利潤貢獻最大,實現利潤總額54.83億元,同比增加了1.06倍;其次是人纖行業,包括利潤率較高的醋酸纖維,粘膠纖維效益也出現好轉;氨綸行業利潤增速相比去年明顯下滑,隨著價格下跌,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見表2)。
關注問題
新增產能壓力較大
2015年,化纖新增產能壓力依然較大,但相比前兩年,投資節奏有所放緩。初步統計,2015年聚酯計劃新增產能約360萬噸,上半年已投產193萬噸,其中大部分集中在3月份投產,二季度僅有一套25萬噸裝置投產。其余項目將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進度,部分項目可能推遲投產。
再生纖維行情低迷
國際原油價格經過去年的大幅下跌之后,今年一季度低位盤整,4月份供需關系有所改善,整體走勢較為強勁。5、6月份在60美元1桶上下盤整,6月下旬開始較快回落,目前已接近50美元/桶。石油市場不確定性導致油價難漲難跌,波動頻繁。
由于原油價格低迷,作為石化下游產品的聚酯滌綸產品價格也處于低位運行,再生化纖產品價格受原生產品打壓,但瓶片價格沒有同步下跌,因此壓縮了再生纖維的利潤空間。再生纖維在6月份出現全行業虧損,在未改變財稅政策及打擊違規原料處理的前提下,預計將持續虧損。再生纖維行業有待進一步規范,消費者也應轉變對再生纖維的消費理念。
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
隨著化纖產品出口增加,化纖行業貿易摩擦加劇,反傾銷案件頻發。2015年以來,他國對我國化纖產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或日落復審案件8起,我國對他國發起反傾銷調查案件1起。我國化纖行業應進一步規范進出口市場秩序,企業應努力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避免單純依靠價格競爭,同時也應用好政策和法律來扶持國內化纖市場。
錦綸業賒銷欠款嚴重
困擾行業多年的賒銷及應收款問題一直是影響錦綸行業健康發展的頑疾。8家龍頭企業2014年銷售額160億元,其中欠款30億元,占銷售額的18.75%。巨額應收款導致錦綸企業增加銀行負債和財務費用,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今年上半年,中國化纖協會經調研,向錦綸企業發出倡議書并向下游用戶發出公開函,呼吁清理欠款,共同維護錦綸產業鏈的健康運行。
后市預測
效益增速將有所回落
下半年,國內外經濟增長壓力仍然較大,預計全球經濟繼續保持弱復蘇態勢。國內經濟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逐步見效,全年GDP預計增長7%。紡織行業預計保持平穩發展,行業增長基本可保持上半年水平。從原料角度看,原油供應充足,油價低位震蕩,PTA產能增長放緩,預計有兩套新裝置將在年末投產,對今年的行情影響不大。另受PX成本支撐,PTA價格下探空間有限。
綜合判斷,化纖行業仍處于筑底階段,但隨著去年下半年基數增大,今年下半年生產和效益等指標增長速度會比上半年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