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2個月時間內,滌綸長絲價格行情猶如過山車,在持續暴跌之后,又翻身上沖,這為低迷的紡織市場呈上了一輪年末大戲。國慶節過后,由于紡織市場遭遇“寒冬”行情,這就使得從上游PTA到下游滌絲,整個聚酯產業鏈呈現暴跌走勢,到11月下旬,這一個半月內,滌絲價格平均下跌幅度達到3000元/噸,甚至個別接近4000元/噸。然而到11月底,隨著中國人民銀行31日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游階段性補倉到來等利好消息的影響,原料市場買盤大幅出現,PTA、MEG等聚酯原料價格連連上漲,帶動了聚酯切片、滌綸長絲以及其他產品的行情迅速攀升。
此輪大漲行情中,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滌綸長絲價格平均漲幅要接近千元。其中FDY\和POY漲幅較大,DTY相對偏小。如江浙市場主流廠家FDY50D/24F六月承兌報價從11月底的13500元/噸漲至現在的14300元/噸,FDY150D/96F現金報價從11月底的11600元/噸漲至現在的12600元/噸,DTY150D/144F六個月承兌報價從11月底的13900元/噸漲至現在的14300元/噸,POY75D/36F現金報價從11月底的11300元/噸漲至現在的12150元/噸,POY150D/144F現金報價從11月底的12750元/噸漲至現在的13550元/噸左右。
那么緣何在市場人士普遍看淡后市行情的情況下,滌綸長絲行情為何會持續走高?
據了解,影響此輪滌綸長絲價格上漲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前期下游織造廠家、加彈企業多有停機,對原料采購意向不大,多是按需采購,所以基本都無原料庫存。而隨著階段性補倉到來,再加上行情走穩,開機率回升,對原料需求集中爆發。
其二,現在臨近年底,下游織造廠要票采購增多。
其三,前期滌綸長絲大多數產品處于虧本中,隨著行情的回升,織造廠家的抄底意向大增,進一步推高了銷售行情。
其四,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使得下游織造市場信心得到恢復,廠家擔憂資金緊張的情緒也有所放松,從而也流出一批資金進行原料備倉
其五,滌絲廠家庫存大降,拉漲意愿大。隨著滌絲銷售行情的持續暢銷,使得滌絲工廠的庫存大部分都轉移至下游廠家,在無庫存壓力下,滌絲廠家的提價意向較濃。
然而,無論原料價格大漲還是大跌,織造企業都沒得到什么好處。在這輪暴跌暴漲中,終端服裝企業難以下單,而織造企業也難接單,這就使得織造廠家的布料庫存直線上升,有的庫存量已經突破2個月,這就使得一些中小型織造企業不得不以減停產來應對這個行情。那織造企業要如何應對原料價格的暴漲暴跌。筆者認為,目前紡企應采取減少庫存、加大產品創新性等措施來應對原料價格的波動。
控制庫存 緩解資金壓力
近期原料大幅波動,紡織企業只能夠接一些小訂單,大訂單不敢接。隨著大訂單減少,廠家庫存量逐漸增加,資金周轉困難。紡織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產品檔次偏低,資金鏈短,庫存壓力更大。所以在行情走淡的情況下,廠家就是要想辦法減少庫存量,減少資金占用,提升企業的靈活性。
加大產品創新 提升附加值
目前織造企業庫存高企,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大多數紡企的產品檔次不高,同類競爭大所造成的。而紡企想要減少產品庫存,最主要的問題是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因為現在社會不斷進步,人們也都最求個性,特別是衣著方面更甚。這就需要我們面料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豐富產品的樣式,才能適應市場,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這樣原料價格的波動這其影響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