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產業深入挖掘市場需求,精準提升消費體驗舒適度和滿意度,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了《GB/T40270—2021紡織品基于消費者體驗的通用技術要求》(以下簡稱《要求》)國家標準,在推動傳統消費品標準化工作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方面進行有益探索。《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韓玉茹對此進行解讀。
據韓玉茹介紹,該標準針對的是消費者對服用和家用等終端紡織產品普遍詬病的問題,例如衣領標簽刺癢感、里襯與面料縮水率不一致導致里料外露、面料起毛起球等,在基本安全和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基于消費者觸覺、視覺、嗅覺等感官體驗需求,重新構建了規范產品質量的技術指標體系。韓玉茹說:“《要求》是以消費者直接體驗為出發點的,根據消費者體驗的痛點和日常消費者對產品的投訴,篩選確定考核項目,創新提出了根據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產生的觸覺、視覺、嗅覺感知特性三方面的要求,以期實現紡織產品的良好體驗。”
韓玉茹介紹,紡織品整個的考核項目體系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基本的安全要求,依據的是強制性國家標準《GB18401-2016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和《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這是紡織品最基本的安全要求的體現;其次是基本質量要求,依據的是相關的產品質量標準,例如襯衫要符合《GB/T2660-2017襯衫》標準要求;在滿足這兩個層次標準要求后,需要滿足感知特性要求,因此制定了《要求》,規定了基于消費者體驗考核項目,共18項。在視覺要求方面,重點完善并提升了起球、掉毛、毛圈鉤拉力、洗液沾色程度、接縫性能、水洗后外觀等10個考核項目。在觸覺要求方面,主要規范了刺癢感、透濕率、耐久性標簽(包括商標)觸感、拉鏈觸感等7個考核項目。在嗅覺要求方面,規范了產品刺激性氣味要求,引導企業在設計、生產產品時,高度關注消費者需求導向和消費者良好體驗的標準化技術發展方向。
韓玉茹說,《要求》的發布實施有利于引導企業直面消費痛點,加強產品設計研發和面料選材,提升產品穿著使用的舒適性,增強國內市場對我國產品的認可度,逐步樹立與產業制造能力和國內市場規模相匹配的中國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