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浙江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等業內專家和H&M、博拉纖維、杭州奔馬、上海紡織、新天元色紡、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杜邦Sorona等企業大咖相聚紹興柯橋金昌開元大酒店,在這里展開一場專業理論與企業實戰經驗之間的“華山論劍”,共同探討紡織產業在生產技術、運營模式上如何轉型升級。
本次“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論壇暨第六屆色紡創新研討會”由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新天元色紡和柯橋區科技大市場聯合主辦,設上下午兩場共9位嘉賓分享,上午場主題圍繞“環保與可再生”,討論紡織人最應該關注的幾個生產技術型問題,下午場主題圍繞“新模式 新機遇”,分享紡織人最值得去嘗試的幾個新模式、新方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本次論壇的現場情況。
論壇開幕后,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CEO韓沖上臺為本次活動致辭,他表示,如今環保已成紡織業焦點問題,能否攻克環保與生產之間的矛盾,已關系到紡企能否得到長久的發展。而在綠色環保型面料上的應用,更將為企業帶來在現有市場上的突破性勝利。韓總也表達了對未來紡織行業經營模式的期待:高效溝通、快速反應和定制化生產,希望本次活動能讓在座企業與嘉賓暢所欲言,共同探討紡織新未來。
第一招 剖析紡織行業概況與政策解讀
主講人:浙江理工大學教授 戚棟明
上午場第一講由浙江理工大學教授戚棟明首先開場,戚棟明是浙江理工大學教授,材料與紡織學院、絲綢學院副院長,先進紡織材料與制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已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16項,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3次,浙江省科技二等獎1次。
戚教授表示目前行業內滌綸使用占到92.99%,碳纖維比例卻很少,但就未來趨勢來看,碳纖維將是應用的新熱點。他從當前國家政策分析,表示創新研發將是重點。戚教授向大家介紹了目前德國工業4.0下的的future TEX項目,強調纖維與人類,環境和產業之間的和諧關系,開展循環經濟、建設以顧客為中心的柔性供應鏈和未來新型紡織品材料的開發。
第二招 大牌亮劍,博拉纖維的迭代和應用
主講人:博拉纖維高級經理 董平
博拉集團是全球最大粘膠短纖生產商,世界財富500強企業,在中國、泰國,印尼和印度有7家纖維工廠,在加拿大和瑞典有自己的木漿工廠。纖維素纖維總產能100萬噸,全球最大的原液著色粘膠生產商,占全球市場份額60%以上;全球兩大莫代爾纖維供應商之一。博拉全系列產品通過FSC認證,成為眾多國際品牌指定纖維供應商。
董總分析了全球纖維的發展歷程,表示當前合成纖維的使用仍占大頭,但棉花、纖維素纖維、其他天然纖維的使用正在擴大。講到當前紡織業污染問題,董總也表示,博拉的彩虹纖維在使用過程中,相較于傳統染整過程,減少了漂白、絲光、染色的重污染環節,并能保持極高的色彩一致性,董總認為,彩虹纖維的使用,將成為企業的競爭力,更環保材料的應用,也是紡織發展的未來。
第三招 無染色纖,開啟綠色紡織之路
主講人:杭州奔馬化纖紡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朱松
杭州奔馬化纖紡絲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原生和再生環保滌綸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公司年產環保滌綸8萬噸,主要有超仿棉(易絲隆)系列,原液著色有色纖維系列,差別化功能性系列,新材料系列。
朱總表達了對綠色環保紡織產業的發展展望:原液著色、多纖維混紡混色、新型差別化纖維、流行色服務商。他表示對塑料制品的回收和重新利用是重中之重,他簡要介紹了塑料水瓶回收成再生纖維的原料的過程,呼吁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無染色纖的應用中來。
第四招 迎挑戰,破瓶頸,快轉型,突重圍
主講人:上海紡織裕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 厲紅英
上海紡織裕豐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紡織產品研發和制造、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現代紡織企業。公司擁有“龍頭”、“荷葉”等著名品牌,近兩年成功轉型色紡領域,已形成“原液著色七彩紗線”;“差別化功能性紗線”;“花色紗線”以及“酒店家居布草類”等系列產品,融入了全球多個知名名牌的供應鏈。
厲總分析了紡織業當前產值和利潤增速出現的瓶頸,表示裕豐在此瓶頸下毅然選擇產品轉型升級,進軍色紡領域,裕豐色紡產品定位于原液著色混紡紗,抗菌纖維、發熱纖維等功能性色紡紗以及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開發緞彩類、風格類等個性化定制色紡紗。勇于創新,迎難而上,厲總也向在座企業分享了裕豐開發色紡領域的一些實戰經驗。
紡織業需要有革新,也正在經歷革新,一方面體現在生產技術上,比如在原料的應用上,出現色紡應用的趨勢;比如面料的性能上,出現可回收、可再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體現在經營模式上,比如現貨模式的應用,小批量、多批次的現貨快速供應,將更能適應當下不斷擴大的快時尚需求。此外,互聯網大數據對于紡織產業的供應鏈重構也不容忽視,工廠生產數據整合、紡織品在線交易、智能倉儲物流、互聯網金融等環節之間正在不斷融合,未來,紡織行業將是一個高效溝通、快速反應和定制化生產的模式。
第五招 新需求 H&M關于環保、再生、可持續方面的發言
主講人: 中國區可持續產品負責人Katherin Chen
下午場由快時尚品牌H&M開場。目前H&M的發展驚人,擁有超過4351家專賣店,有64個銷售市場。不尋常的是,H&M沒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工廠,他與在亞洲與歐洲的超過700家獨立供應商保持合作。近年來H&M力推可持續發展計劃,不斷發布由環保面料和其他可持續物料制成的時裝系列,夢想是最終真正實現閉環生產——將舊衣服回收起來做成新的,而非送到垃圾場,意味著零周期浪費。
Katherin Chen重點對H&M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做了詳細介紹,表示他們致力于打造服裝設計、生產、使用等各環節的可循環性。她也對棉、聚酯纖維、粘膠等纖維材料作了具體分析,Katherin Chen呼吁消費者、面料供應商們能夠共同參與到可持續發展計劃中來,推動對整個價值鏈的積極影響。
第六招 新時尚 色紡,紡織業永遠的藍海
主講人:杭州新天元織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偉
杭州新天元織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TR色紡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型紡織面料企業,公司堅持“產業鏈協同、質量至上”的經營理念,用一個從纖維--紗線--面料--成衣的產業鏈專業人才來確保色紡面料質量、服務客戶。公司產品主要出口日本、歐洲、美國等地,是眾多知名品牌如ZARA、H&M、UNIQLO等的優質面料供應商。公司每年銷售色紡面料3000萬米左右。
孫總從新天元色紡業務的環保特性、產業鏈協同優勢和內銷市場開拓情況等方面,分享了色紡發展的大趨勢,他表示,相對于染色面料的污染性,色紡在環保上就已勝一籌,再加之新天元從纖維、紡紗、制造、后整理到研發、銷售,都特別強調專業團隊資源的協同作戰,使得新天元色紡不僅在國外收到歡迎,也能很好的打開內銷市場,目前內銷累計出貨量已達341萬米,計劃2018年完成1000萬米。
第七招 新技術 傳統紡織行業新標簽——生物基與綠色環保
主講人:杜邦Sorona創新基地負責人 吳明進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為基礎的全球性企業,成立于1802年,在全球70個國家經營業務。Sorona聚合物是杜邦公司在其六十多年纖維原料的不斷創新中最新推出的先進聚合物平臺,能賦予纖維和面料獨特的性能。杜邦成功地利用玉米糖發酵的方法高效地制成了生產Sorona所需的PDO,從而革命性地為化纖領域注入了環保的新概念。
吳總認為科技時尚綠色環保應該成為紡織這樣一個傳統行業的新標簽,他介紹了Sorona新型生物基面料在吸濕排汗、防紫外線、超強彈力、抗皺性等的特性,并現場演示了幾款面料的功能。吳總表示目前Sorona已經與國內外眾多諸如運動、羽絨服、男女裝品牌合作。
第八招 新模式 紡織行業柔性供應鏈建設
主講人: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高級總監 王晉華
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是紡織業內專業的B2B電商平臺,有十多年運營積累,主要為紡織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的貿易對接服務,解決業內信息不對稱問題,致力于用互聯網改變紡織行業。目前平臺擁有206萬紡織會員,建立8萬余家網上商鋪。
王總認為目前的紡織服裝業市場模式已從工廠主導向消費者主導轉移,預售、拼單、眾籌、門店大數據采集等行為的出現表明銷售環節已出現柔性化趨勢,而訂單碎片化、高頻次、小批量、定制化的出現則要求生產環節向柔性化轉變。他表示當下建立柔性供應鏈,將幫助企業擁有適應市場方多變需求的能力,并表示,全球紡織網和網上輕紡城在互聯網方面對于柔性供應鏈建設的幾點效能,如幫助企業實現單一模式營銷向全渠道營銷轉變,進行工廠檔期對接達到快速生產以及提供智能化倉儲、供應鏈金融等配套服務。
最后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梁曉輝上臺為本次論壇作總結陳詞,他表示今天這樣由供應鏈企業自主舉辦的環保與模式轉型方面的論壇非常新穎,能夠吸引更多同行企業參與到這樣的行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