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費暴漲
近日,受紅海危機影響,全球超10家主要船公司商船避開紅海-蘇伊士運河繞道非洲好望角,這引發了企業對貨物安全送達的擔憂。為了確保貨物能夠安全、準時送達,一些企業開始采用繞行、空運以及海空結合的運輸方式。
這一變化給全球物流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同時應對海運和空運價格上漲的風險。已獲一月份報價,從中國到英國的運價達到每40英尺10000美元。令人意外的是供應鏈危機會在疫情爆發三年后以這樣的方式回歸。
近日,各大船公司公布1月份將征收各種附加費包括旺季附加費 (PSS),這些附加費將添加到新的FAK或合同費率中,運價也將是飛漲。托運人指責亞洲-北歐海運承運人“哄抬運價”,簡直不敢相信承運人報出的費率水平。
一位從中國向英國進口大宗商品的托運人表示,承運人拒絕接受他的重箱,盡管他表示,有一家公司給他的報價是每20英尺3000美元。“一個月前,每20英尺才435美元。”該托運人表示。
根據Loadstar媒體獲得的訂艙報價,一個標準尺寸的40英尺集裝箱從上海到英國的海運費為10000美元,一周前運價還只是2400美元。同時中東地區的卡車貨運價格也至少翻了一倍。
目前歐地航線、紅海航線運價數倍上漲亦是不爭事實,物流巨頭OL USA的首席執行官Alan Baer指出,由于船只需要實時轉向以避開也門胡塞武裝襲擊的風險,海運承運人迅速調整了報價以彌補增加的成本。與疫情期間的變化相比,這次調整速度更快,在一些貿易航線上,運費甚至上漲了100%至300%。
紅海航運業務恢復
12月24日夜里,馬士基發布公告,宣布準備恢復紅海航運業務,目前正在制定相關計劃。不過,該計劃可能會再次改變,具體細節將在未來幾天公布。據了解,支撐馬士基做出準備恢復紅海航運業務的原因,是美國領導的旨在確保該地區商業安全的軍事行動已經部署到位。
一周前,美國宣布與其他國家聯合發起“繁榮衛士”行動(OPG)計劃,以應對胡塞武裝對航運的襲擊。
隨著OPG計劃的部署和馬士基宣布準備恢復紅海航行,對近期紅海航行危機的地緣端及情緒端帶來一定緩解。
據了解,目前已繞航的船舶比例為33.5%。如果按照正常航次11周(約77天)加上繞航時間18-20天考慮,同時考慮到船舶航速加快,以及港口效率或有擾動等因素影響,預計紅海局勢緊張的實際影響運力約為7%。
對于運價方面,短期來看紅海相關航線的集裝箱航運市場供給仍偏短缺,1月訂艙價格由于春節貨運需求強勁,將推動運價繼續上漲。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由美國主導的“繁榮衛士”計劃能否真正對集裝箱船保駕護航,也門胡塞武裝是否會再次推動局勢升級,這些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
也許,情況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對于以馬士基為代表的船公司所希望的恢復通航能否真正落實,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問號。
中歐班列成為新選擇
雖然12月24日馬士基發布公告,宣布準備恢復紅海航運業務,但具體細節還未確定。
根據此前馬士基公布的受影響船舶數量,在亞洲,中東,跨太平洋美東航線,改道船只共有155艘。如果這些船舶恢復紅海航線通行,將對相關航線的運力進行較大補充。
在目前的紅海動蕩局勢下,即使馬士基恢復了紅海航線,也存在因外部要素調整,再次中斷航運的可能。
而如果選擇繞行好望角而非通過蘇伊士運河,則將使船舶在海上單程運營時間增加接近10天,而且運價也可能面臨大幅提升。
因此,在目前紅海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中歐班列成為了相對可靠的選擇。
寧波瑞曼克斯門窗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言東表示,運費上漲以后,有些客戶的訂單就會保守,他們相關的發貨量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有些歐洲客戶著急拿貨,會改道中歐班列。中歐班列的運輸費用比海運要貴一點,但是收到貨的時間比海運要快。
上海易浦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譚光明表示,他們中歐班列業務的咨詢量幾乎翻了一番,預計未來幾個月中歐班列的業務量肯定會增長不少。相比港口運輸,中歐班列貨運操作流程要簡便得多。
紅海航道危機對紡織外貿業的啟示
首先,是企業進一步做好風險防范,包括保險投保;
其次是傳統貨代模式可能會面臨挑戰,由于不可抗力會出現損失;
此外,國際貿易產業鏈可能轉移,新舊航運需求正在發生變化;
最后,海運之外的鐵路公路運輸可能會迎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