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一結束,一場場“搶人大戰”便在全國各地打響。在紡織大省廣東、江蘇、湖北等地,更是政企合力,多舉措吸引各類人才回鄉就業創業。
湖北松滋
“我今年42歲,上有老下有小,一直想回家就業,今年正好有這個機會。雅美服裝廠待遇不錯,最重要的是離家近,以后照顧爸媽和小孩方便多了。”松滋市洈水鎮大巖咀村的趙春艷一臉開心。
1月16日,松滋市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洈水鎮紡織服裝專場招聘會在洈水鎮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為紡織服裝行業專場招聘會,邀請了34家企業共同參與,其中紡織服裝企業22家,包括松滋弘翰服裝有限公司、芭蒂娜(湖北)服飾有限公司、湖北駿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松滋市梅林服裝有限公司等。
“在梅林服裝當組長一個月最高能拿到一萬,我在深圳有過5年的組長經驗,剛好合適。這不,過完年我就要去梅林上班了。”樟木溪村李春波現場與梅林服裝有限公司敲定工作意向,對今后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據統計,此次招聘活動進場1200余人,現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52人,其中紡織服裝行業達成就業意向123人。據了解,松滋市人社局將繼續在楊林市鎮、王家橋鎮和新江口街道等紡織服裝行業從業人員相對集中的鄉鎮(街道),持續開展“春風行動紡織服裝專場招聘會”,幫助返鄉人員在家鄉就業,緩解全市紡織服裝行業用工難現狀,推動全市經濟健康發展。
湖北監利
春節前夕,監利市新溝鎮服裝產業園區,標準化服裝車間內縫紉機“噠噠”聲此起彼伏,工人劉紅霞操作麻利,趕完這批貨后就能放假了。
往年這個時候,劉紅霞還是廣州返回監利大軍中的一員。去年10月,她和30多位老鄉一起跟著老板劉維茂回到新溝。這個春節,劉紅霞再也不用千里迢迢趕路,每天下班從園區回家只要10多分鐘,早早就備好了年貨,“過個安逸年”。
去年3月,新溝鎮為吸引監利籍紡織服裝企業家回鄉發展,將閑置廠房重新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建成1.7萬平方米產業園,并成立福興服飾有限公司。
“回家發展好!”10月,在廣州打拼了18年的劉維茂毅然將服裝廠搬回新溝,進駐產業園。截至目前,像劉維茂這樣回遷落戶該產業園的服裝企業已有23家,最近又有10多家企業達成落戶意向;和劉紅霞一樣,從外地回來就業的工人約800余人。
過去,監利市一直在“兩條平行線”上抓招商和招工,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后再招聘工人,兩者融合度不高。新溝等鄉鎮的探索實踐,為該市打好招商、招工攻堅戰提供了新的思路。歲末年初,監利緊盯本地在外打拼的紡織服裝企業家,將招商、招工“兩條平行線”擰成“一股繩”,讓企業回遷、工人“返巢”,實現招商與招工“同向奔赴”。
監利打出招商引資新戰法,源于自身獨有的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優勢。作為傳統紡織、縫紉工大市,該市有近10萬人從事紡織服裝行業,85%以上在外務工,其中不乏一些務工者創業成功當上老板。
趁著企業家們回鄉過年,監利全員出動開展親情招商、友情招商、鄉情招商、以商招商,新溝、網市、程集、大垸管理區等地積極組織開展返鄉服裝企業座談會,精準對接服裝企業落戶需求、返鄉企業家創業需求和返鄉工人就業需求,全力幫助支持他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