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商務部公布了經調整的“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二”,自2018年8月23日12時01分起實施加征25%關稅。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決定自8月23日起對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的關稅,又一次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并與美方同步實施。
根據“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二”,記者統計共十余項與紡織行業相關的商品位列其中,且大部分為紡織原料。根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編著的《2017/2018中國紡織品服裝對外貿易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的紡織原料總量為10.8億美元,占我國紡織品進口總量的15.24%。
記者在第一時間采訪了相關行業組織,了解到此舉對我國紡織業影響不大。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戩春表示,該清單所列項對棉紡企業并沒有直接影響。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表示,位列清單中的其他動物細毛廢料、動物粗毛廢料、其他動物細毛或粗毛的回收纖維基本都是下腳料,原本進口量就很小,對我國企業沒有太大影響。毛紡協會已在拿到清單的第一時間詢問了企業,企業表示幾乎沒有影響。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表示,芳香烴聚合物可以用于制備產業用紡織品,但并非芳綸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而且目前國內芳香烴的產能也有儲備,因此此次加征關稅不會對企業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在“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一”中,與紡織行業生產相關的有兩類商品:分別為棉短絨(稅則號14042000)和未梳的棉花(稅則號52010000)。該清單自7月6日起實施,我國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進口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340億美元。
從商務部6月16日發布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到目前,已近兩個月的時間,對美國棉花出口中國已經產生了影響。提高關稅后,配額內進口美棉的稅率從1%升至26%,對應的進口成本直接提高3500元/噸以上。這種情況下,進口美棉顯然不劃算,因此不少紡企與貿易商把目光轉移到了印度棉身上。
印度某棉花出口商也透露道,近期公司接到許多來自中國對下年度印度棉的詢價,6月已經和中國簽訂了今年11~12月裝運的棉花出口訂單。還有一些國際棉商、印度出口企業反映,隨著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印度棉出口駛上“快車道”,受中國增發棉花進口配額的利好,目前中國棉花進口商對國際市場高質量的棉花采購興趣濃厚,尤其是高品質S-6、MCU5、J34受到部分中國大中型紡企關注和青睞。(陳楠、康佳媛、滕卉榮、魏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