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衣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同時,經過一輪一輪的市場洗牌,服裝行業也開始回歸到圍繞產品品質、產品品種、產品品牌的發展軌道。
近幾年,我國服裝產業正在由“世界工廠”、“中國制造”逐步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2010年~2014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長86.55%,年均增長16.87%,出口額累計增長45.06%。2016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605.09億元,同比增長4.61%;利潤總額1364.71億元,同比增長2.35%。
過去5年,自主品牌發展迅速,中國原創服裝品牌梯隊基本形成。眾多品牌在國內市場與國際品牌同臺競爭,以自己的特色確立了市場地位。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在發達國家直接建立銷售渠道,拓展自主品牌的國際營銷網絡一批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在世界舞臺展現了中國服裝行業的創造力。同時,不少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新興經濟體國家建立工業區。“十二五”期間,企業通過優化渠道布局、變革終端形態、改善消費體驗,深度挖掘品牌的市場效益。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創新渠道模式,重塑消費鏈接關系,使得快速興起的電子商務成為服裝重要銷售渠道之一。
進入“十三五”,我國服裝業在全球服裝貿易新格局中的競爭壓力持續加大。同時,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消費升級挑戰傳統生產方式。消費時尚化、個性化、多元化的新趨勢,為服裝行業轉型升級和增長動力的轉換提供了機遇與空間,同時也使得行業傳統生產方式的轉型任務顯得緊迫而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