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天來,長江、黃淮流域出現重度霧霾天氣。12月13-14日,長江流域出現輕度霾天氣,12月11-20日,黃淮流域及至河北、山東等地出現了重度霧霾天氣,氣象部門發布紅色預警,霧霾對棉花生產及銷售產生了惡略影響。
重霧渾天過后,凡是在露天存放及田里生長棉花,纖維表層出現一層細微灰黑色塵埃,經太陽曬干后輕撣雖有掉落,但輕度黃染己經造成。此外,在一些棉企倉庫周邊暴露的堆垛上,也有霧霾過后留下的塵灰,棉花含水率自然增加。江蘇大豐一位資深棉檢師傅告訴通訊員,根椐霧和霾的發生及持續程度,在田棉花遭損的色澤、質量損失0.5-1個級別,計算到籽棉上售價約會降低0.10-0.15元/斤。雖然有的遭污籽棉經日曬后能通過手工及翻盤去除灰粒,但霧霾下落形成的水汽,棉花纖維顏色而無法改觀。因籽棉干燥程度不同,霧霾天氣下籽棉吸濕增加,籽棉上市及加工前均要進行攤曬。
另外,皮棉色澤、含水率等質量指標下降,江蘇鹽城某大型紡企的孫先生反映,被霧霾侵染的棉花色澤輕度污染,干燥的棉花因霧氣和霾的侵蝕含水量和雜質上升。霧霾蒙朧,阻擋視野,高速限流限速,使許多運棉、運紗車輛被迫在停在服務區,因交通延誤給企業造成的影響損失是無法計算的。
江蘇鹽城及南通等地的農技人員認為,目前棉花生殖生長已進入后期,有些其實已停止生長,一些晚熟棉鈴已無法通過生育進程實現自然成熟。面對霧霾天氣,建議棉農后期可以趁晴好天氣把棉桃采摘回家,一邊攤曬一邊剝絮,這樣可以減少或避免霧霾影響,減輕自然現象對棉花的屢次危害。
皮棉要妥善保管,尤其是露天貨場或頂式敞棚庫存的棉花,越冬時要有必要的遮蓋設施,堆垛棉花原則上包內封存不露絮。霧霾過后要開倉通風,整曬棉包周邊及遮蓋物,及時減輕霧霾對棉花品質的損失。霧霾黑了天空,別讓它再黑了棉花!(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