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和東華大學承辦、常州市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經編產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報告論證會在北京舉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張延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等出席論證會。
調研報告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和東華大學共同完成。課題組通過走訪經編企業,到產業集群地調研、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在掌握大量行業第一手資料和翔實數據的基礎上,采用波特理論進行量化分析和統計,對“十一五”末我國經編產業的總體情況、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經編產業集群特點,以及“十二五”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重點任務等進行了闡述與分析。
“十一五”期間,我國經編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被業內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在世界經編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產業布局、經編機數量、出口規模等都排在世界前列。目前已經形成產業鏈完備,技術裝備水平領先、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的產業格局。
據了解,2010年,我國經編行業工業總產值達1350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出口金額93.92億美元,同比上升35.51%。2010年,中國經編機數量為3.8萬臺,約占世界經編機的85%。規模以上經編企業達700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約100家,實現總產值1006.5億元,占針織行業22.67%,實現利潤45億元,占針織行業22.67%。截至2010年,全國已形成11個產業鏈較完備的經編產業集群,對上游行業如化纖行業的拉動效應明顯;產品涵蓋服用、裝飾用、產業用等領域,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對針織行業貢獻率突出。我國經編產業正在由快速成長期進入成熟提升期。
調研報告對經編產業“十二五”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產業布局、創建品牌、組建產業聯盟等進行了闡述,對擬開展的10項具體項目如建立產業創新聯盟、開發經編多軸向升級換代產品、培育全成形經編產品市場、提高經編設備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等方面做了具體規劃。
會上,常州市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介紹了他們最新開發的“三維全成形智能化經編生產線”設備。據介紹,該裝備顛覆了服裝從面料織造到剪裁縫制成衣的傳統模式,實現了電腦橫機、圓機、襪機多裝備組合功能,是用單臺設備一次編織成形三維立體服裝的全新生產工藝。
專家組在認真聽取匯報和充分論證后,對調研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指出它在體例結構、材料組織和數據分析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意見。調研報告最后獲得專家組通過。
記者獲悉,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牽頭組織的中國“經編萬里行”活動將于5月啟動。屆時,包括本報在內的20多家中央新聞單位和網絡媒體將聯合對經編產業集群、經編企業及當地經編產業新面貌、新思路、新發展情況進行跟蹤報道。(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