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戶外運動熱潮持續升溫,面料科技的突破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近日,國產戶外運動品牌駱駝(CAMEL)正式推出國內首款ePE膜無氟沖鋒衣。
今年3月,被始祖鳥、猛犸象等眾多一線大牌重用的“戶外面料之王”GORE-TEX被曝光含有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而PFAS是一種可能引發健康問題的永久性化學物質,近來備受爭議。面對行業長期依賴含氟面料的現狀,這款國產品牌無氟沖鋒衣或回應了消費者對于健康與環保的雙重需求。
國產面料科技加快突破
“在高海拔、戶外徒步等場景下,沖鋒衣就是登山者的‘第二層皮膚’。”資深戶外運動員張梁這樣形容沖鋒衣在戶外環境中的重要性,“它必須同時具有防風、防水、透氣三大核心功能,還要輕便、耐磨。”
當前,戶外運動產業呈現井噴態勢。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戶外運動產業規模預計突破3萬億元,消費者對于專業裝備的需求顯著升級。從“基礎功能性”向“高性能專業化”轉變,防水指數、透氣性、防風等專業指標已成為消費者選購沖鋒衣的考量因素,其中,面料科技決定了沖鋒衣性能的優劣。
戶外運動品牌駱駝此次發布的ePE膜無氟沖鋒衣,將“目光”鎖定在面料中關鍵的“防水透氣膜”。據介紹,ePE膜(膨體聚乙烯)材料具有高密度納米級微孔結構,在防護雨水穿透的同時,又能讓體內汗水濕氣得以排出。
與傳統沖鋒衣相比,其無氟的材料更加健康環保。此外,ePE膜的密孔隙還可阻擋強風穿透,適合高海拔登山或強風環境,相比傳統的ePTFE(聚四氟乙烯材料,如Gore-Tex)材料更為輕盈,可減輕沖鋒衣整體重量約10%—20%。
在消費市場,沖鋒衣加速迭代升級,根源在于消費端的需求正不斷攀升。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有43.6%的年輕群體會把露營等戶外運動當成“社交貨幣”,將徒步、爬山等活動當成興趣談資。戶外運動正在成為屢屢“出圈”的流行話題,也成功延伸為長期的消費熱潮。
行業“去氟化”正在加速
今年3月,始祖鳥等高端戶外品牌沖鋒衣被曝光含有PFAS,引發廣大消費者擔憂。據了解,PFAS普遍應用于多種工業產品,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此外,接觸特定的PFAS或與肝病、腎臟疾病、不良生殖和發育結果以及癌癥等相關。
此前,在始祖鳥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官網中,其女裝品類下的BETA AR夾克、ALPHA SV夾克、ALPHA夾克系列均有明顯的“PFAS警告”提示,而同款夾克在始祖鳥國內旗艦店及官方小程序里卻沒有明確介紹是否含有PFAS成分。在沖鋒衣逐漸成為大眾日常穿搭、“人手一件”的市場態勢下,此事引發廣泛熱議。
從整體來看,行業“去氟化”正在加速,相關法律法規也在逐步完善。2024年9月,歐盟委員會根據REACH法規限制使用PFHxA(全氟己酸,PFAS的一個子類)和PFHxA相關物質來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其在水中具有很強的持久性和流動性,該限制禁止在雨衣等消費紡織品中銷售和使用PFHxA。此外,自2025年起,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已開始禁止銷售含有PFAS的服裝。
而國內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實施的《戶外運動服裝 沖鋒衣》最新國家標準(GB/T 32614-2023)也已增加了對標稱“無氟整理”的沖鋒衣產品的外層面料的考核管控,要求PFOS和PFOA(均屬于PFAS)含量均小于1.0μg/㎡。
紡織品化學工程師姚蔚銘表示,傳統含氟防水透濕膜含氟涂層雖防水但難降解、污染環境,而ePE膜通過無氟材料中的納米級微孔結構防水透氣,在沖鋒衣面料的應用中,能確保產品性能出色、持久耐用。
綠色環保理念成為共識
在剛剛過去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生態環保、綠色低碳”成為熱點高頻詞,耐克、安踏等運動品牌也紛紛展示了其在環保領域的努力和成果。
4月,耐克的“舊鞋新生”計劃再擴容;安踏發布報告稱其在2024年可持續產品占比突破30%,可持續包裝占比提升到36%;李寧舉辦的Nature自然空間限時快閃活動也展現了品牌的運動鞋服環保科技。
《2023中國消費者洞察與市場展望》報告顯示,超過60%的消費者愿意為綠色消費支付溢價,高達66%的消費者愿意為綠色環保的服裝鞋帽支付溢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正深入服裝行業的選材、生產和制造中。如今,沖鋒衣的“無氟化”更推動戶外服裝產業鏈向綠色升級。
市場研究機構Statista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戶外運動用品市場規模達到2156億美元,2025年將增長至2363億美元,2023年至2025年期間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約5%。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構建我國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對于高速發展的戶外運動產業而言,其可持續性仍需在綠色環保與產業擴張的平衡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