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影響,昨日(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
亞太市場方面,日經225指數一度跌超8%,創2023年10月以來新低;韓國綜合指數也一度跌超5%,韓國證券交易所在KOSPI200指數期貨大跌下啟動了“臨時停牌”措施;富時新加坡指數暴跌超過8%,創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我國A股和港股市場低開后亦持續下挫,上證指數收跌7.34%、深證成指收跌9.66%、創業板指收跌12.5%、恒生指數收跌13.22%。
歐洲主要股指同樣是開盤全線下跌,其中法蘭克福股市開盤下跌10%、德國DAX指數下跌7.1%、法國銀行股開盤暫停交易、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4.1%、歐洲斯托克50指數開盤下跌6.2%、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下跌7.4%、西班牙IBEX35指數下跌4.9%……美股則在4月3日和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暴跌后再迎低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開盤后分別重挫2.63%、3.14%和3.85%。
全球金融市場如此大反應,源于美國在4月2日簽署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宣布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
記者注意到,受此影響,4月7日開盤不久紡織服裝板塊指數報9840.421點,跌幅達9%;4月8日開盤不久紡織服裝板塊指數報9381.117點,跌幅達3%。
從已披露信息來看,美國此輪加征“對等關稅”的范圍和額度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波及近60個國家,其中對歐盟、日本、韓國、印度、泰國加征的關稅稅率分別為20%、24%、25%、26%、36%,對越南、馬達加斯加、老撾、柬埔寨、萊索托加征的關稅稅率分別為46%、47%、48%、49%、50%……
此次,美國對中國加征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疊加今年以來加征的20%關稅,這意味著僅今年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將高達54%,而這還不包括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時加征的關稅。對此,我國也是多“箭”齊發,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商品加征34%關稅等多項舉措進行“連環反制”。
值得關注的是,美東時間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要求中國撤銷34%的對等反制關稅,否則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征50%的額外關稅。4月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發表談話對此堅決反對,并指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在市場分析看來,這場以關稅為武器的博弈,正在將全球經濟拖入更深的不確定性漩渦。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在報告中指出,此次關稅是自1968年以來對美國家庭和企業的最大規模加稅,將導致今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概率由原先的40%上升至60%。
東吳證券的分析觀點認為,從我國對美國直接出口依賴度及規模比重兩個維度來看,此次關稅政策對電子、輕工、紡織服裝等行業影響較大,其中輕工、紡織服裝業雖然在近年加速對東南亞產能的布局,但本輪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下東盟國家將遭“重創”,會同步影響我國轉口貿易,令成本轉嫁能力偏弱的中小企業或面臨訂單流失和盈利承壓風險,而承壓之下產業韌性價值凸顯。
記者注意到,連日來中國紡聯、國際紡聯先后發表聲明。中國紡聯在聲明中指出,中國紡織產業界完全贊同中國政府相關立場,對美國通過其國內行政措施破壞國際供應鏈秩序、提高貿易成本等霸權行為予以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并指美國取消從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進口的小額包裹免稅待遇,不僅嚴重違背國際貿易規則,破壞了中美紡織行業正常貿易秩序,也將直接損害美國眾多普通消費者利益,損害國際市場公平與效率,呼吁國際組織、各國行業組織及相關利益方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系。
國際紡聯在發布中指出,美國政府單方面決定對進口商品全面大幅提高關稅,對長期以來以多邊(世貿組織)、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貿易協定為基礎構建的現有全球貿易體系構成了重大挑戰,將對美國紡織品進口尤其是服裝進口產生重大影響。
據此顯示,目前美國市場銷售的服裝約95%為進口產品,主要來自中國(約占30%)、越南(13%)、印度(8%)、孟加拉國(6%)和印度尼西亞(5.5%)。隨著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由11%~12%飆升至38%~65%,美國服裝進口商正在尋求關稅較低國家的替代采購來源,但美國將服裝制造業回遷面臨勞動力成本高、熟練工人短缺等重大挑戰,最終結果都是服裝價格上漲,進而推動通貨膨脹上升。國際紡聯主席K. V. Srinivasan呼吁,與其對所有產品類別實施單方面關稅上調,各國政府通過談判和合作制定政策將對全球紡織品和服裝行業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