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勝國際發布2024年全年業績。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寶勝國際營業收入約184.54億元,同比下滑8%;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增長0.2%至4.91億元;毛利率由2023年的33.7%提升至34.2%;經營溢利率由上年的3.7%提升至3.8%。
寶勝國際是中國知名的國際運動品牌零售商之一,也是中國臺灣知名運動鞋代工企業寶成集團的子公司。寶勝國際代理分銷的運動品牌包括Nike、Adidas、Puma等,公司旗下零售商品牌包括yy sport勝道體育,下游還有眾多渠道分銷商。
對于2024年營收下滑,寶勝國際在財報中表示,2024年零售環境多變,盡管全渠道表現穩健,但店鋪客流量大跌近三成,導致同店銷售明顯下滑,拖累整體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寶勝國際五年內凈關店2435家,直營店數量從2019年的5883家銳減至2024年的3448家。
從整體來看,寶勝依賴的“渠道為王”策略與品牌直營化、消費線上化趨勢嚴重錯位。國際品牌加速減少代理商訂單,轉而通過自營電商和直營門店直接觸達消費者,導致寶勝等傳統代理商的市場喪失。
例如在2010年,寶勝曾運營超3000家阿迪達斯門店,通過密集開店實現規模效應,2019年營收達271.9億元。然而,品牌自營化趨勢下,其渠道價值迅速貶值。
到2019-2024年,寶勝推行“關小店開大店”策略,單店毛利率從33.7%提升至34.2%,但整體收入縮水32%。成本壓縮雖短期提振利潤,卻無法掩蓋規模萎縮的長期隱患。
2023年,寶勝前五大供應商采購占比高達96%,其中Nike、Adidas占61%。新引入的Crocs、Saucony等品牌貢獻不足,難以突破頭部品牌依賴。近幾年寶勝的抖音直播銷售額翻倍增長,但全渠道銷售貢獻僅28%。
雖然寶勝接連引入了韓國瑜伽品牌XEXYMIX、戶外品牌Jack Wolfskin,但新品牌市場認知度低,且采購資源仍向Nike、Adidas傾斜。2025年2月單月營收暴跌38.3%,客流量下降30%,單店效率提升無法抵消規模萎縮。開源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寶勝的低效門店仍拖累整體表現。
寶勝國際的困境折射出渠道驅動型企業在品牌直營化浪潮中的系統性危機,業揭示了代理商在品牌控制力、用戶黏性、場景創新上的三重短板。
未來生存的關鍵在于是否能打破路徑依賴,以場景化創新重構價值鏈,以技術賦能彌補體驗鴻溝。這一轉型不僅關乎企業存亡,更為傳統零售業提供“渠道價值重塑”的深刻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