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浙江日報》整版刊發《海寧市許村鎮:一塊“布”織出一座“國潮時尚小鎮”》一文。全文如下:
萬物皆可紡,經緯織文明。歷史上,海寧許村就以布揚名天下,“家家織機響,戶戶織布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許村從一臺織機起步,經過數十年發展,建起了國內知名的家紡面料生產基地、全球知名的提花家紡產銷中心。
3月3日,海寧市許村鎮的海寧中國家紡城門前,車水馬龍。2025海寧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春季)博覽會(簡稱“海寧家博會”)在此開幕,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自2001年首次舉辦以來,海寧家博會已走過24個年頭。20多年間,展館面積變大,參展企業變多,參展商品更新迭代……折射出家紡產業的蝶變,這塊“布”的傳統認知已被顛覆;20多個春秋再出發,向著產業前進的新目標。
走過24年的海寧家博會,憑什么越來越出圈?依托海寧家博會,許村這座小鎮又如何趕“潮”?
做好一塊“布” 培植產業發展新業態
展會現場,來自國內外的客商行走在沉浸式家居場景中,認真挑選著新款窗簾,各大企業負責人向客商團詳細介紹著自家帶來的新品。
作為海寧家紡行業的集中展示窗口,本屆海寧家博會以“智造·讓家更美好”為主題,擁有超2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吸引了2000余家源頭企業、品牌商參展。現場品類豐富,涵蓋家紡裝飾布、沙發布、窗簾窗紗、智能紡織機械設備、床上用品、整體家居軟裝、服裝面料等,全面展現了家紡時尚前沿成果和發展新趨勢、新動向,引領家紡時尚新發展。
“家門口的家博會,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最看重的展會之一。”天龍布業主理人王超說,作為許村家紡的老牌企業,天龍布業一路見證著許村家紡產業的欣欣向榮,也見證著家博會20多年積淀所帶來的“向新力”和影響力。企業參展多年,年年都有新收獲,企業的國內外紡織貿易“朋友圈”持續擴大。
海寧家博會的新產品、新亮點,是每一位前來參加家博會的參展商、采購商最期待的答案,也是促使他們不遠萬里前來參加盛會的動力。
“本次盛會不僅匯聚了行業內外的精英力量,更以四大‘首次’為核心亮點,引領紡織產業邁向新的高度。”許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家博會首次設置家紡外貿展銷區,首次推出“許村甄選”2025優質好面料·家紡裝飾面料靜態展、“許村優品”服飾面料展,并首次舉辦“錦韻潮城·許村杯”2025中國(海寧)時尚面料創新競賽。
“潮自東方起,客從天下來。”在外貿展銷區,歐式古典風格的窗簾布、現代簡約的沙發布、花紋特別的新中式面料……琳瑯滿目的家紡展品獲得采購商點贊。“近年來,許村緊跟國際家紡時尚潮流趨勢,產品品類不斷迭代,外商都能在此找到合適的面料。”海寧中國家紡城相關負責人介紹,家紡外貿展銷區以品牌出海與精準鏈接為切入點,聚集高品質家紡外貿貨源,讓外商無需東奔西走,在這里即可一站式完成窗簾布、沙發布等多品類面料的采購,大大節省采購時間和成本,提高采購效率,更加快速、便捷、充分地滿足全球客戶對高品質家紡面料的需求。
家紡裝飾面料靜態展與“許村優品”服飾面料展則展示代表許村特色的優質面料。其中,“許村優品”服飾面料展集中展示優質服飾面料,涵蓋提花織錦、浮雕刺繡等特色工藝,重點展示其在馬面裙、新中式時裝、國潮服飾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多年來,海寧中國家紡城緊隨紡織時尚、融合傳統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創新織錦技藝,不斷加強與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的緊密合作,實現傳統文化引領現代時尚,推動家紡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非遺東方·錦韻潮城”紡織非遺創意與時尚展正是校企聯合傳承非遺的成果之一,也是每年海寧家博會的亮點。據悉,今年舉辦的“錦韻潮城·許村杯”2025中國(海寧)時尚面料創新競賽,旨在全面挖掘海寧市特別是許村鎮時尚面料創新潛力,鼓勵引導企業、商戶開展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推進海寧打造“錦韻潮城”“好面料,許村造”區域品牌IP。
鏈接傳統與未來 國潮新韻編織美好生活
家紡產業一直是海寧的優勢產業、富民產業、支柱產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許村家紡產業演繹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發展奇跡。
窗簾布“爆改”馬面裙,許村家紡迎來又一次產業“革命”。從前年起,隨著“新中式”成為流量密碼,以家紡聞名的許村跟著這股“國潮”火熱出圈,許村“國潮時尚小鎮”的品牌也一次次被擦亮。
“我們有40余年產業基礎,掌握了織造核心技術,轉型織造國風面料,可以說是輕而易舉。”海寧家紡協會會長曹咬強說,當前國內外家紡市場復雜多變,傳統裝飾布產業幾乎觸及天花板,企業轉型迫在眉睫。
這些年,海寧家紡頻出“大招”,在推動傳統與現代交織、文化與產業相融上,動作不斷。2020年,海寧中國家紡城與浙江理工大學合作成立時尚面料創新中心。中心與多所高校以及數十家紡織企業建立合作,累計開發了4000多款面料,為產業原創設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2023年,紡織非遺創意館成立,旨在助推紡織面料、產品研發和工藝升級。目前,已有近20位國家級、省級紡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簽約合作。
去年5月,許村展團首次亮相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一件件帶著鸞鳳織金、祥云繚繞紋樣的馬面裙和紡織非遺工藝品吸睛無數,開館當天拿下近200個訂單。在2024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上,海寧面輔料中心入駐企業組團參賽,推出了100多個國風面料新品、400個花式紋樣。這些新品一亮相,便吸引了全國各地采購商的青睞。
走國潮新賽道,許村家紡產業是后來居上者,如何能實現彎道超車?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的落址舉辦,是許村的一次重大發展機遇。
2024年11月14日至16日,在許村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成為許村家紡產業發展史上又一次“高光時刻”。
“五星出東方”“踏雀枝”“錦鶴云裳”……在聚光燈的照耀下,60套非遺服飾接連亮相,通過模特的時尚演繹,融合了傳統文化元素和非遺紡織技藝的服飾,搖身變成了“行走的時尚文化單品”,引領著國潮國風新風尚。
這場“非遺傳承·國風潮涌”非遺服飾大秀,更是讓許村喊出了“好面料,許村造”的響亮口號。
如今走進許村,看到的不僅是家紡布藝,還能摸到真絲、香云紗、宋錦等國風面料和服裝成衣。去年啟用的海寧中國家紡城杭海面輔料中心以國風文化、創新設計與優質制造為支撐,持續完善紡織產業鏈。另外,在近幾屆家博會上,新增的“非遺東方·錦韻潮城”展區,成為產銷地展會的新亮點。
今年,海寧家博會設置“錦韻潮城 風尚許村”2025國風時尚面料新春推廣季暨時尚面料供應鏈對接會,通過競賽、供應鏈對接會等形式密切產業鏈上下游聯系與合作,引導海寧從設計研發、人才培育、產業對接、時尚發布等多個維度構建紡織時尚創意產業發展體系,共同推動海寧時尚產業邁向新高度。
當前的許村,正以“國潮時尚小鎮”蓬勃的發展姿態,以“許村設計”詮釋著“中國時尚”,腳踏實地一步步擦亮“好面料,許村造”的響亮招牌,一步步編織非遺時尚與中華文化傳承新的華麗篇章。
含“新”量攀升 塑造產業新版圖
布妍誠在“雙旦專場”直播中,以超千萬GMV成為抖音生活服務窗簾類目首個千萬級直播間,還帶動全國500多家門店共同參與;瑪雅布業研發的可降解紗線產品投入市場,因綠色環保深受歐美市場好評,每月訂單量達5萬米……在當今數字化浪潮與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海寧家紡行業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實力,在市場中嶄露頭角。
2024年,許村家紡行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許村鎮155家家紡企業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95.53億元,增長率達到9.8%,充分彰顯了海寧家紡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創新賦能,家紡產業煥發新活力。艾諾引進了智能化生產系統,包括前道紗線生產、纖經織造、后整定型、成品質檢等各個環節的生產詳情都能看到,大大提高了產品標準化程度;布融匯引入10條智能化生產線,平均一天能夠生產5000米成品窗簾,比傳統生產模式節省三分之一時間……許村家紡憑借深厚的產業底蘊、豐富的產品款式和精湛的工藝,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前列,高達35%以上。
經過40多年傳承發展,許村的紡織產業已形成“家紡+服裝+數字”聯動發展的格局。全鎮擁有紡織經營主體1.5萬多個、企業3500多家、從業人員超20萬人。厚實的產業基礎,是許村打響“好面料,許村造”紡織區域品牌的最大底氣;不竭的創新研發,是許村打造“國潮時尚小鎮”的最大王牌。
如今海寧家紡正處于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為此,許村鼓勵企業繼續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升核心競爭力,將傳統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提升產品附加值,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受馬面裙流行的啟發,海寧許村在中式提花面料開發上更具創新,結合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開發出如宋錦等有文化底蘊的面料。在家紡設計中融入傳統山水畫、現代藝術畫作等元素,滿足了消費者對個性化、藝術化家居用品的追求。
人才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構筑集群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支撐。為了更好地推動產業升級,許村正在大力實施“青藍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業家“雙傳承”計劃。“許村鎮政府將聯合行業協會,完善企業家隊伍信息庫。通過發揮老一輩企業家的‘傳幫帶’作用,以浪潮式的接力培養模式,讓不同年齡段的企業家發揮各自優勢,前后呼應,相互接力,強化傳承,形成強大的合力。”許村鎮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