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對標優衣庫的千億豪賭——
2023年8月,百億科技內衣品牌貓人的“掌舵人”游林,主動打響了一場新的戰役——殺入高科技服飾賽道,親自操刀新品牌“美力城”。
當服飾行業深陷消費疲軟與價格戰時,美力城逆勢殺出,完成了這場遠超預期的反周期“擴張”。2024年冬季,成立僅一年的美力城憑借一款高科技鵝絨服以及“高質中價”的策略,打造出單季銷售額超10億的超級爆款,在加拿大鵝、Moncler、波司登、高梵牢牢占據的高端羽絨服賽道,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強勢躋身高端羽絨服第一梯隊。
“優衣庫花了30年成為全球巨頭,美力城能否用10年走完這條路?”游林在接受采訪時,拋出了這個充滿野心的命題。這場以“科技+全品類”為武器的豪賭,能否改寫中國服飾行業的格局?
“天上掉下個美力城”,一場反周期的突圍
2024年雙11期間,一匹黑馬持續幾個月占領著抖音女裝銷售榜的高位,但對從業者而言,這個叫做“美力城”國產品牌始終透著一些“神秘感”。
“在當時,很多人直呼天上掉下個美力城。”游林回憶道。貓人的成功讓游林看到了科技內衣的潛力,但也暴露了品類的局限。“內衣僅占服飾市場的8%,單一品類巨頭終將面臨增長瓶頸,全品類才是千億品牌的必由之路,美力城要挑戰的正是剩下92%的全品類市場。”
這一判斷直指服飾行業痛點:中國服飾品牌長期困于中低端價格戰,而優衣庫的崛起,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全品類+高質平價”是穿透消費層級的利器。內心依舊有一團火的游林堅信,科技降維與全品類結合,加上供應鏈優勢碾壓,中國品牌中也能出現優衣庫這樣的千億品牌。
于是在2024年,羽絨服行業面臨暖冬沖擊、原料價格波動與價格戰的三重夾擊,多數品牌選擇收縮戰線之際,美力城選擇反其道而行,重注押向高奢鵝絨服賽道。
“用戶不是不愿為高端買單,而是不愿為品牌過度溢價買單。”游林敏銳捕捉到結構性機遇:2000元以上的高端羽絨服市場增速達45%,而前十大品牌80%的產品定價低于千元。中產階層消費降級至輕奢價位,但對品質的要求不降反升。
美力城的破局點在于“高質中價”:95%西伯利亞白鵝絨+石墨烯發熱膜片的硬核配置,對標萬元級產品性能,卻將價格錨定2500元以下。支撐這一策略的,是貓人20年積累的供應鏈優勢——自建實驗室、工廠直控原料、數字化調度系統,實現了生產成本和庫存周轉周期的大幅壓縮。
渠道策略上,美力城以天貓和內容電商為主戰場,用“抗寒-30℃測試”、“工廠溯源直播”等硬核內容強化“科技”標簽,單條視頻曝光量超10億;藝人檀健次的時尚穿搭直播,則撬動了年輕群體對“科技感+設計感”的雙重認同。
“技術降維+供應鏈碾壓+內容破圈”的組合拳,直接打破了高端品牌的價格堅冰。2024年雙十一,成了美力城嶄露頭角的高光時刻,抖音官方《2024雙十一服飾品類白皮書》顯示,美力城抖音直播間位列女裝品牌TOP3,其中品牌爆款鵝絨服單月銷量突破50萬件。2024年12月13日,美力城天貓旗艦店和女裝行業排名挺進top10,成功搶占“科技時尚”空白市場。
科技驅動+全品類矩陣:從單品爆款到復制能力
從高科技鵝絨服切入,卻遠遠不止于這一單品。
在美力城“掌舵人”游林看來,單一爆款難以構建起堅不可摧的商業壁壘,真正決定企業發展上限的是一套成熟且高效的系統能力。游林將美力城定位為“服飾界小米”——以科技為錨點,走大單品戰略,將“科技感+設計感”融入每一款產品中,覆蓋四季場景。
這種全品類覆蓋并非盲目擴張,美力城內部有一套嚴密的“爆款復制公式”。在策略上,美力城側重品類的應季性開發周期,除了冬季的羽絨服系列,春秋季的戶外服飾、夏季的防曬套裝都將成為重點拓展的品類方向。
據游林介紹,爆款矩陣的復制主要從三方面切入:
一是技術標品化,美力城每一款產品都至少搭載一項專利技術,如防水、石墨烯發熱等;
二是極致品價比,在同等品質下,美力城的相關產品定價僅為國際品牌的1/3-1/2;
三是飽和式投放,線上以抖音為主戰場,自播矩陣日均18小時自播蓄水。聚焦核心一線城市的線下5000多棟高端寫字樓廣告轟炸,快速占領用戶心智。
為支撐這一戰略,美力城將前三年定義為“基建期”,每年投入超2億重金投入建設研發中心、智能倉儲和用戶數據中心,并聯合中科院致力于智能溫控面料的開發,不斷上探高端功能服飾的技術天花板。對此,游林的解釋充滿魄力:“如果只算短期賬,我們現在就該狂鋪廣告,但要想成為千億品牌,必須死磕底層能力。”
“我們會做復制,而不是只在一個產品線做到全國第一,很多商業戰略都是從理想目標倒推回來的,千億級的品牌不是依靠單一產品線成就的,而是從整體傳遞一種生活態度。”游林說。在采訪中,游林更愿強調品牌背后的系統能力。在他看來,所有的產品和爆款都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戰爭在地下——由強大進取性的狼性團隊組成的供應鏈、產品、數字研發等部門和組織,才是一個千億品牌真正的護城河。
與傳統品牌依賴流量不同,美力城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其數據中臺:品牌所搭建的AI選品模型,可以通過多個維度分析消費者畫像,使爆款命中率提高了40%;而貓人積累的億級會員也與美力城共享,提升其品類擴張時的觸達效率。
優衣庫花費30年時間搭建了全品類帝國,而美力城希望用科技重構產業邏輯,通過科技加持下的單品突破能力,配合柔性供應鏈,將這一周期縮短至十年,以"中國速度"改寫行業格局。
十年“賭”局,中國品牌能否超越國際品牌?
在游林的規劃中,美力城的目標不僅是銷售額增長,更是以“中國速度”重構行業邏輯:
第一,技術即溢價,那些將實驗室硬核科技轉化為消費感知,用技術敘事重構品牌價值,才能穿越產業周期;
第二,全品類不等于盲目擴張,以科技主線貫穿多元場景,用"一核多維"的科技延伸模式構建出立體產品生態;
第三,在用戶主權時代,消費者購買產品的背后,本質上是價值認同,通過內容與產品的雙向驅動,美力城重塑了人與貨的連接方式。
美力城的階段性戰績,也恰恰證明了:在中國服飾品牌的拐點時期,科技創新依然是顛覆格局的終極武器。
在整個服飾行業的發展歷史中,游林一直扮演著“顛覆者”的角色。
1989年,21歲的游林懷揣3000元闖蕩武漢漢正街,在熙熙攘攘、商機與挑戰并存的漢正街,游林憑借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成功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1998年,他創立貓人,憑借“純棉+科技面料”的差異化策略,同時借助央視廣告的強大傳播力以及舒淇的明星代言效應,貓人迅速走進大眾視野,銷售額暴增。
但貓人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10年前,在海外快時尚品牌大量涌入中國市場、線上服飾品牌云涌之時,傳統服飾品牌都曾陷入行業性危機,貓人也并不例外,高庫存、高成本等問題如烏云般籠罩。在絕境中,游林果斷推動輕資產平臺化戰略,將核心聚焦于品牌與研發,從 2016 年起,貓人走出陰霾,連續五年保持70%的增長速度,2023年,貓人以百億GMV穩穩占據“中國科技內衣一哥”的寶座。2024年,貓人不僅實現連續7年GMV增長超20倍的強勢業績增長,成為行業第一,更是成為亞洲唯一一家登上《亞洲品牌500強》榜單的中國內衣服飾品牌。
在知天命的年紀主動“從零開始”,押注科技服飾的星辰大海。美力城的故事,承載著游林更為宏大的千億夢想。在第四消費時代,根植本土文化、兼具全球審美風向的國民品牌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品牌不再甘心做潮流的追隨者,而要成為潮流的定義者。
“過去我們學優衣庫,未來我們要超越優衣庫。”這場中國品牌與國際巨頭的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而美力城的野心,正藏在游林的一句話里:“千億品牌不是靠單一產品,而是傳遞一種生活態度。”優衣庫用基本款定義生活方式,美力城要用科技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