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星近日發布微博,稱穿不下某服裝品牌的大號尺碼,“女裝尺碼”“身材焦慮”相關話題再次登上微博熱搜。
近年來,在悅己消費心理影響下,女性消費者對于身材多樣性的認知和接受度日漸提高,“身體正能量”“尺碼無關美”等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消費者在接受身體真實之美的基礎上,也力求展示自己多元化和健康的一面。這種消費心理的改變,引發了大碼女裝市場的升溫。
增加黏性
在直播電商風口下,我國大碼女裝市場的發展目前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廣州和杭州等外貿和電商產業發達區域尤為明顯。
廣東虎門近年來涌現出以“美動態”“SZ奢姿”等品牌為代表的一批大碼女裝品牌,排名多次躋身天貓、淘寶、拼多多等平臺的類目直播排行榜TOP10。
主營大碼女裝的東莞市濾耀服裝貿易有限公司,位于虎門電商產業園區,2017年下半年開始在淘寶扶持下發展直播,是最早嘗試直播銷售模式的服裝企業之一。該公司負責人坦言,利用直播推銷后,店鋪銷售額增長了40%,轉化率增長了15%,而直播銷售額占到整個店鋪的70%。從2020年4月開始,公司還嘗試拓展平臺,在抖音、拼多多直播,多渠道發展。
“大碼女裝產品的特殊性和目標客戶,契合了直播銷售這種所看即所得、即時互動的特點。”虎門電商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直播電商不僅改變了傳統銷售模式,還推動著生產方式的變革。”
依托直播電商,小批量、快速轉單的新生產方式應運而生。東莞市奢姿服飾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說,公司組建了20多人的設計團隊,每周推出三四十個新款式,依靠點擊量、排名榜等大數據分析,能夠迅速掌握市場變化并返單生產,基本不留庫存。
在浙江杭州大碼文創基地,跨境商家圍繞大碼女裝、大碼婚紗、大碼禮服、大碼鞋包等品類,已經積累了超百億件的供應鏈基礎,為全球大碼人群提供更多的時尚選擇空間。
2020年6月,知名明星經紀人楊天真宣布卸任經紀人業務,進軍直播領域,并發展大碼女裝品牌Plusmall。在今年的“6·18”期間,Plusmall發起了“美即自我,‘大’而不同”的分享活動,與消費者進行互動。Plusmall全渠道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同比增長達83.3%,位列淘寶大碼女裝品類賽道TOP2;全渠道支付件數超23萬件,同比增長55.91%。
可以說,大碼女裝雖然小眾,但消費者的黏性高。單場直播最高成交額達60萬元的東莞人氣大碼主播菲菲表示,對主播來說,好的貨品是直播的基礎,沒有好的貨品直播便很難有序進行。那些跟自己一樣不好買衣服的女孩子,也能通過直播買到合適的大碼女裝。
抓準供需
隨著社會認同感逐漸增強,大碼女裝產業會是下一個潛力賽道嗎?
據淘數據報告,截至2020年5月,淘寶大碼女裝總銷售額已經突破13.8億元。在淘寶上,輸入“大碼女裝”后,店鋪數量結果顯示超過41萬家。記者在天眼查搜索關鍵詞“大碼女裝”時顯示,我國目前有大碼女裝企業4400余家。同時,相關企業數量逐年增長。
不僅明星經紀人看好大碼女裝市場,國內知名品牌也在進軍大碼女裝市場。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之子胡周斌創立了大碼女裝品牌BloomChic,還拿到多輪融資。
據《定制市場洞察》(CMI)2022年的數據,2030年年底全球大碼服裝市場規模將達到近7億美元。全球消費者對于服裝產品的支出正在持續增長,其中大碼服裝被預測為增長最快的品類。
雖然占據的人口比例大,但是大碼女裝長期被貼上了款式“肥大”“臃腫”等標簽,“供”“需”都未得到充分滿足。
近兩年來,有品牌開始進軍大碼市場,其中以海外時尚品牌為主,比如H&M、Old Navy、Zara等,只不過這些品牌支撐的時間都不是太久。2016年,H&M宣布暫停線下大碼時裝業務;今年,Old Navy也宣布大碼產品線撤出線下門店。這些品牌未能拿下大碼市場,說明相比做普通尺碼的服飾,做大碼服飾需要耗費更多資源和時間。因為合身舒適的大碼服飾不能只是仿照普通尺碼的服飾來簡單升級,對品質、設計、時尚等方面同樣有較高的要求。相比小碼服飾,大碼的版型以及對各個部位的包容性會更復雜,這就加大了對品牌的考驗。
除此之外,這些品牌若是將所有碼數的產品備齊,勢必加大庫存,直接對現金流產生影響。
希音(SHEIN)2008年成立跨境電商,也進軍大碼女裝。查看希音官網發現,希音已經專門設立了大碼服裝類目,產品幾乎涵蓋所有女裝品類,產品尺碼也從通常的XS-XL擴展至5XL。當下,不少像歌莉婭、贏家時尚的女裝品牌也會考慮尺碼的合理性,只是大碼備貨的數量沒有中小號的多。目前看來,大碼女裝已經成為諸多女裝入局者認定的藍海,而延長大碼生意的生命周期,比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把握,牢牢抓住對應的消費群體。早期商家使用標準模特的身形售賣大碼女裝,現在的大碼女裝網店直播間里,會清晰地標注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小腿圍和身型特點,通過更清晰的數據呈現,盡可能減少消費者網購的出錯概率。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大碼女裝設計師品牌依然是一個市場空白,高端化同樣也會成為新的市場機會。部分大碼服裝消費者表示,如果國內有高品質和高時髦度的品牌出現,她們非常愿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