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繩(纜)網分會會長 沈明
Q1
繩(纜)網分會將如何貫徹二十大精神?
沈明: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學習宣貫二十大會議精神是當前首要的任務。分會將從如下方面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一要掀起學習宣傳熱潮。繩(纜)網分會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的政治任務,積極開展專題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報告精神上來,真正做到對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全面系統學習。
二是豐富學習貫徹形式。繩(纜)網分會將借助官微網絡等公眾平臺,指導和督促各企業做好學習、宣傳和貫徹“二十大精神”,組織專項活動加深會議精神的學習,持續營造學習宣傳貫徹氛圍,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
三是推動學習成果轉化。要緊密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逐項分析研究、對標對表,在思想上、行動上、執行力上緊緊跟上,以昂揚的精神狀態推動繩網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創造新業績、展現新作為。
Q2
2022年繩纜網行業呈現出怎樣的發展特點?
沈明:作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分支,我國繩纜網行業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一、繩網小微企業眾多、產業集群效應明顯。據天眼查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全國共有繩網企業24909家,其中注冊資本超過1000萬的有1643家,注冊資本500~1000萬的有2805家,注冊資本100~500萬的有8220家。
二、集群骨干企業壯大成長、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多年來,行業培養了一批骨干企業,如魯普耐特集團、浙江四兄和浙江海輪、湖南鑫海、江蘇神韻、江蘇九力、常州鑫輝、山東金冠等。這些骨干企業近年來重視人才引進與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發揮了明顯的行業引領與區域規模產業帶動和產業鏈協同促進作用。
三、繩網標準建設得到加強、繩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標準工作是規范行業發展的重要標尺。分會骨干企業參與研制的國家標準《海洋平臺定位系泊繩聚酯》和《海洋平臺定位系泊繩芳綸》正在進行中;FZ/T 60049-2022《纖維繩索耐磨性能的測試轉鼓摩擦法》、FZ/T 63020-2022《混合聚烯烴纖維繩索》、FZ/T 63057《低延伸夾芯繩索》在工信部2022年第10號文正式批準發布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繩網企業質量意識穩步提升,規模企業中基本都建立運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對工藝技術的優化能力增強、對原料的質量管控和執行產品標準的意識增強。
四、繩網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近年來,繩網高端產品不斷涌現,市場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繩網產品除了在海洋漁業、工農業及體育休閑家庭日用外,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海洋工程、工業裝備、安防應急、能源開采等重要領域都有繩網產品應用的身影。四兄繩業憑借著全球領先的研發和制造技術成功取得了“國信1號”項目配套纜繩的訂單;魯普耐特集團帆船繩用于裝備于人類首次不?凯h航北冰洋無動力帆船,其自主研發出PXG技術,并利用該專有技術生產的安全預警緩彈耐疲勞纜繩,具有安全預警、抗5000次拉伸疲勞與握持性能優異三位一體的創新型系泊繩索,是傳統系泊纜繩的升級換代產品,先后獲得了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紡織行業專利獎金獎,實現了國產化替代;湖南鑫海股份中標“寧德一號”、“振漁1號”等大型深遠海養殖平臺網箱項目,研制成功水下防御網具并中標應用于多個核電工程安全攔載系統。
五、裝備制造水平顯著提高,繩網檢測能力穩步加強。隨著分會副會長單位徐州恒輝、理事單位魯普耐特機械、上海香海、常州偉利、深圳萬測等專業型、科技型繩網制造與檢測裝備企業的發展,設備制造與配套裝備技術漸趨成熟,裝備的自動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江蘇省特種安全防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加入,提升了整個繩網產業的裝備水平與檢測能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推動了整個產業的技術創新步伐。
Q3
繩纜網行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成績?
沈明:繩(纜)網分會骨干企業在重大項目申報、科技攻關、新開開發、專利申請方面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這幾年進步明顯,效果顯著。
承擔國家省市重點項目方面:骨干企業承擔多項新型繩網方面的重大項目,涵蓋航空航天、應急救援、海洋工程、深遠海養殖捕撈、環洋科考、清潔能源、環境保護、現代農業等領域。
新品開發方面:分會多家骨干企業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分別開發了高性能應急救援系列繩索、安全預警緩彈系泊纜繩、深海浮標系泊繩索、大規格超長深水系泊聚酯纜、輕質高強耐腐蝕深海定位用海工纜、電力牽引繩索、化纖鋼絲復合繩索、火星著陸艙繩索、大型深?癸L浪網箱、軍事用網、核電防護網等一大批新品開發成功投放市場。其中,魯普耐特集團立足國家藍色海洋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深海、深空、深藍、深地”戰略需要,在柔性海洋裝備方面進行產品研發攻關,打破國外產品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了高端產業用紡織技術在海洋領域的應用與拓展。
Q4
展望2023,分會做了怎樣的規劃?
沈明:2023年,隨著國內市場逐漸復蘇、行業企業信心值拉滿,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于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重點領域八大提升行動,其中“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被列為重點領域之一,中產協根據《指導意見》對“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的發展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與規劃。
在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之年,分會將帶領行業企業緊抓海洋產業與漁業用紡織品的發展機遇,研判發展形勢,在海洋工程用紡織品方面,按照《指導意見》,積極提升產品的高長度、高強度、抗蠕變、耐鹽霧、耐老化等性能,推動海洋工廠用紡織品模擬測試及實際工況測試。在海洋漁業用紡織品領域,加快高強度、高耐腐蝕、低海洋生物附著捕撈網、養殖網等產品的研發應用。
同時,繼續做好中產協安排的標準研制,項目申報與研發等相關工作。利用理事單位高校資源和會員力量,考慮啟動適用于繩網行業的專業技術教材編制工作。發揮好副會長理事單位的作用,繼續完善統計網絡,推進行業統計工作。積極調研與歸納梳理影響繩網行業發展的難點痛點,為深入了解制約行業企業發展因素積累資料,為行業協會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建議提供參考依據。
未來,產業經濟發展將迎來國產化替代、產業龍頭、供應鏈與產業鏈等方面的紅利,產業將向輕量化、智能化、高性能、多領域應用、綠色功能化等方向發展!疤歼_峰、碳中和”將是產業發展的下一個窗口期,繩網企業一定要跟上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提前做好新的布局,推動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