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市不到兩年,但以“低定價奢侈品”為噱頭而推出的美國輕奢手袋品牌Oliver Cabell,即將要做出一些大的改變。
據了解,近日,它公開了首輪價值120萬美元的融資,并宣布將把此資金用于擴展品牌旗下一個新的產品類別——鞋履。這對于創立以來,一直鐘情于箱包和皮革制品的Oliver Cabell來說,是業務上的一個拓展。而新業務中最特別的要數它為鞋子推出的“周計劃”策略。
據Glossy消息,從今年11月開始,這個新的產品類別將采用“一周換新”的模式推出。公司團隊每周二或周三都會商討一種新的風格變化,包括更換新的顏色或是新的材料。這有點類似同樣直面消費者的意大利平價奢侈品牌M.Gemi,它也會每周一推出自己的新款。而Oliver Cabell則會在每周五推出本周商討出的新鮮樣式。
Oliver Cabell創辦于2016年,創始人Scott Gabrielson在品牌設計之初,就計劃以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模式運營。Oliver Cabell的全部產品均由品牌內部獨立設計,在意大利工廠內進行生產,隨后直接進行線上銷售。其產品的詳細信息,如用料,成本構成等,都可以在官網被查詢到。這樣的運營模式使它省掉了中間商,價格也因此相對更低些,從而實現了品牌低價又奢侈的定位。
“我們在第一年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品牌產品更新的重要性,”品牌創始人Scott Gabrielson稱,“我們有建立品牌辨識度的意識,但是如果沒有新的產品,我們只靠講故事是很難保持口碑增長的。”
他還指出,無論是美國眼鏡電商Warby Parkers還是美國海淘品牌Aways,都需要投資者的支持,才能夠快速推向市場。雖然他并沒有積極地去尋求外部資本,但是最近確實有技術類公司的企業家對投資公司有興趣,他也想抓住這個機會。對于這個企業家的名字,Gabrielson暫時拒絕透露。
正如Gabrielson所說,為了擁有更多的機會,品牌把鞋子看作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為此,他還特意訪問了意大利Le Marche皮革制品廠,這間工廠曾為不少奢侈品品牌生產配飾,熟悉制作高品質鞋子的流程。在鞋履行業,即使有同樣的生產流程,也會因為品牌效應,從而產生不同的價格差別,因此越著名的品牌,價格和利潤也就越多。Oliver Cabell表示,自己的標價一直約為生產成本的2.2倍,而有的奢侈品品牌標價則高達12倍。
在時尚領域,鞋類一直是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到2021年,全球鞋業市值將達到4.1萬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將增長17.6%。其中運動鞋又是鞋子在時尚業內增長最快的領域,該類別預計在明年將達到840億美元的市值,運動鞋也會是Oliver Cabell重點關注的對象。
“我們的產品將分批進行推出,這樣方便品牌可以迅速根據顧客的反應作出調整,這也有助于建立話題,”Gabrielson稱,“產品供不應求就會產生稀缺感,可以刺激消費。比如說運動鞋,假設我們這個系列只有10雙,一旦它們賣完了,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為了配合鞋履的發行,Gabrielson還將采取了一項激勵的策略——消費者可以通過分享朋友電子郵件獲得產品搶先看、提前購物以及折扣等優惠。與此同時,Oliver Cabell也正在著手推出一些聯名的合作款。成衣品牌,音樂家,運動員,甚至是一些媒體出版物,都是品牌聯系的對象,首個合作款將于12月發布。
不過針對這么快的上新速度,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質疑,這間目前擁有10人的小公司在接收到新的投資者后,一定會有更大的壓力,但如此快的更新速度會不會超出消費者的反應速度,導致無法給消費者留下一個相對固定的品牌印象,就不得而知了。這些問題恐怕要等到鞋子正式發售后,才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