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女性用戶得天下”這是唯品會一直篤信的生存法則。今天,這個法則被巨頭和后來者復制升級,不斷搶奪女性用戶市場。
為了和天貓、京東、蘇寧等大而全的平臺型電商有所區隔,這類市場的玩家喜歡稱自己為時尚電商。他們主要瞄準的是女性用戶,品類上主打服裝服飾、母嬰、美妝,商業模式上除了B2C外,閃購、全球購、導購都是其各具特色的方向。
站在年末回望,2015年時尚電商混戰不斷,格局愈發清晰。除了自身要在冪律分布下脫穎而出外,巨頭們正在向他們伸手。究其原因,電商大盤增長放緩,市場趨于飽和下,只能大魚吃小魚,亦或棲生大魚。
資本早已調轉方向。他們不愿意在紅海一片的市場上相互廝殺,這只會讓他們越陷越深,甚至血本無歸。凡客、聚尚網、蘑菇街....。.各個都是鮮活的例子。因此,市場上的玩家勢必會加速整合,行業也將繼續洗牌。
獨立派:妖股不妖,唯品會有點糟
作為時尚電商的前輩,唯品會今年有點糟。從年初開始,美做空機構輪番質疑其財務數據造假,而后媒體頻繁曝光它售假商品,唯品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些危機的背后,唯品會的業績不合時宜地出現了疲軟。從2015年Q1到Q3,唯品會發布的財報顯示,總營收($14億、$14.54億、$13.63億)增長放緩,且在Q3首次首先環比增長下滑的局面。另外兩組運營指標,活躍用戶和訂單數都沒有交出好的成績單。僅在Q3,唯品會的活躍用戶環比增長40萬人,訂單卻下降了10萬份。
受上述綜合因素影響,唯品會股價一路下跌,市值蒸發逾百億。美投行終于坐不住了,開始下調對它的評級。12月17日,唯品會遭到摩根士丹利的降級,設定目標股價為13美元。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給出的理由是,市場競爭在加劇。唯品會需要增加營銷開支以支持用戶在2016年的增長。
事實上,唯品會已經在第三季度增加運營成本,無奈收效甚微。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第三季度總運營費用18億元,同比增長45%。唯品會CFO楊東皓在財報中坦誠,“我們新用戶的增長比預期要差。”
此外,唯品會一直有意拓展服飾之外的運營品類,并且嘗試做POP平臺。目前來看,這并沒有給唯品會帶來業績上的突破以及股價上的加持。隨著天貓、聚劃算、京東、聚美等組合夾擊,唯品會的閃購市場被打亂,且上游的貨源被天貓、京東截斷。
干爹派:委身巨頭 魅力惠找阿里做靠山
受制于三四線城市用戶的集中,唯品會一直嘗試在一二線城市找到突破口。在經過市場調研后,唯品會決定以上海為大本營,開展奢侈品閃購電商(唯風尚),對標該領域的魅力惠。
在阿里巴巴投資前,魅力惠是一家悶聲發財的電商公司。熟悉這家公司的人士告知,魅力惠的平均客單接近800元,全年平均毛利率高達28%(高于唯品會Q3的24.9%),7成以上為女性用戶,老用戶的復購率近8成。
這些數據指標都在表明,魅力惠是一家定位超過唯品會的時尚奢侈品電商。也正是看到這塊市場的價值,唯品會急需通過奢侈品閃購迅速切入一二線市場,如同京東、阿里利用農村戰略,下沉渠道一樣——各自搶占自己的弱勢區域,獲取增量空間。
魅力惠選擇阿里的邏輯在于,獲得流量支持、這也是蘇寧、銀泰等零售電商公司最原始的訴求。流量之外,引入天貓的品牌。在天貓上,眾多的品牌是可以為魅力惠開展閃購和新業務的基礎。有了這兩個作保障,魅力惠可以迅速做大規模,并有可能反噬唯品會。
對于阿里而言,天貓是阿里電商的現金池,服飾是天貓的主力軍,過去的市場地位得益于用戶早期井噴式的增長,以及粗曠式的需求。今天,服飾市場正面臨唯品會、京東最大的兩家對手滲透,需要在他們羽翼未滿時扼殺。投資魅力惠可以迅速幫助自己補充奢侈品線,搶在競爭對手前面。但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整合目前并未達到預期,魅力惠也未獲得高增長。
搖擺派:繼續融資OR待價而沽
與魅力惠不同的是,寺庫目前還沒有委身給電商巨頭。或者說,電商巨頭暫時沒有將其納入囊內。
就在阿里宣布收購魅力惠的當天,寺庫宣布了最新一筆超5000萬美元的融資。不早不晚,寺庫似乎有意針鋒相對。本輪融資過后,寺庫募資達到5輪,逼近凡客的7輪融資。而在融資之前,寺庫據說一直虧損。
寺庫的路線已經大而全了,主要由“商城MALL+免稅直郵+閃購SALL+我賣我拍”四大模塊組成,可以理解成“天貓+天貓國際+魅力惠+淘寶拍賣”的組合式產品模式。除此之外,寺庫還做了互聯網金融的項目庫金融,提供融資和理財的業務。
寺庫的野心看來并非只是做個時尚電商這么簡單,而是要打造電商帝國。不過,壓垮這個帝國的可能只是現金這個救命的稻草。
寺庫并非一個人在戰斗,這個市場上還有尚品、走秀、珍品網等同行在苦戰。尚品今年年初為了“優化結構”開始裁員。走秀在大起大落后,拿到C輪融資后轉型時尚電商,并且拓展品類。簡單點說,中高低端都會涉及。太陽底下無新事。
等待這些公司的命運是:1、像魅力惠一樣瞅準時機,找個巨頭做靠山;2、繼續融資,集齊概念,做掉VIE后登陸A股,或者跳到新三板;3、合并同類項,再參考2;4、虧損虧損虧損,關門倒閉,和諸多先走一步的同行們一樣。
富二代:背靠網易 秀品有錢也任性
網易在電商上的探索應了那句廣告詞,永不止步!
從千團大戰開始,網易涉足團購“團長”,同年上線虛擬交易平臺“網易商城”。2011年,網易推出輕奢網購“網易尚品”,同時上線“網易機票”。2012年,網易推出返利平臺“惠惠網”,美妝平臺“網易美美”。2015年1月上線“考拉海購”,4月推出時尚電商“秀品”。也就是說,網易電商業務分為虛擬電商和實體電商兩大板塊。
網易做時尚電商的考慮是,1、流量入口:網易擁有眾多入口級的媒體平臺,如網易門戶、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郵箱。細分化的媒體產品有網易云音樂、網易有道詞典、網易公開課等;2、用戶人群重疊:在網易用戶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高學歷、高收入的群體,如網易新聞客戶端的三成用戶月收入超過1萬元。這為時尚電商秀品做了雙重保障。
秀品與其他時尚電商相同的是,在品類上,主打服裝服飾,輔助母嬰和家居。平臺模式上,在MALL的基礎上,輔助“環球購”和“限時購”。而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秀品更聚焦在一二線城市,主打新品和專柜同步,并非處理尾貨。在此基礎上,秀品有意營造一個“潮流資訊導購+時尚買手推薦+用戶分享的“用戶社區”,提高秀品的app打開率和用戶粘性。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秀品起步較晚,雖有模式創新但并非顛覆性的,想要有爆發式的增長,還需擴大在商品和產品維度的絕對優勢。當然,如果有丁磊的全力支持,那就另當別論了。
2016年,時尚電商必將掀起更大一輪廝殺,四大派系誰將獨占鰲頭,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服裝資訊頻道:http://www.ggjmjx.com/info/c010.html
想接單,請點擊“服裝加工訂單”:http://fzjg.qf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