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設計人才與紡織時尚產業對接交流會在柯橋中意未來時尚館成功舉辦。活動旨在促進柯橋紡織時尚產業與設計創新人才的交流與合作。紹興市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紹興文理學院原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段亞峰教授與8位經緯人才計劃入選設計師和20多家柯橋紡織時尚企業代表出席活動。
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辦公室主任王旭東為活動致辭。他提到,清華大學中意基地通過舉辦“中意青年未來時尚設計大賽”選拔優秀青年設計人才,通過柯橋區“經緯人才計劃”政策扶持,激勵優秀設計師在柯橋創新創業。柯橋有眾多紡織時尚企業,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很大。希望通過對接交流會,大家能夠深度溝通,找準雙方的訴求,探索設計師與紡織面料企業的合作模式。
星創享國際設計師平臺聯合創始人蔡佩樺在發言中表示,中意設計創新基地通過組織“中國紡織時尚產業轉型創新”學習項目搭建了柯橋企業家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也拉進了大家的距離,希望我們珍惜和利用好這個橋梁紐帶,不斷拓寬視野和思路,多與青年設計師交流,共同建設柯橋紡織與時尚設計的創新生態。
企業代表浙江普娜拉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貝仲杰在發言中說,近年來,柯橋紡織時尚企業取得的進步是可觀的,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高校的支持。在紡織時尚企業亟待轉型的今天,希望青年設計人才能夠進入柯橋,發揮創意,用設計賦能品牌和產品。
交流分享 亮點紛呈
數字賦能:經緯人才設計師林美欣以“數碼筑造與時尚工藝”為題,展示復合材料與3D打印技術的融合應用;高佳蓓則通過“多功能服裝與3D技術結合”案例,呈現技術驅動的設計革新。文化破圈:紹興文理學院金姝博士以“貴州儺文化時尚化創新”為課題,探索非遺元素在國潮服飾中的數字化轉化。創業創新:崠方既白創始人孟旭以“在柯橋這片熱土上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為題分享了自己在柯橋的創業經驗,激勵青年設計師:“柯橋產業鏈完備,是創意落地的理想試驗場。”
圓桌討論 共謀發展
在圓桌論壇中,段亞峰教授、金姝博士與經緯人才設計師代表唐芮、趙燦文、周琛昊、王國祥、朱芷逸,還有企業代表胡晨、朱世強、林竟松、蔡佩樺共同圍繞設計師如何在柯橋產業發展中找準定位展開深度對話:
1、機遇與挑戰:格沃紡織總經理胡晨指出,“設計師需精準捕捉市場需求,平衡藝術性與商業性”;經緯人才設計師代表趙燦文認為,“不同的目標市場需求也不同,如何針對用戶進行精準設計也是設計師們需要修煉的技能”。
2、跨代際協作:才億紡織總經理朱世強認為,“青年設計師的數字化思維與傳統企業的制造經驗可形成互補”;經緯人才設計師代表唐芮提出“數字化是呈現服裝設計效果的最便捷手段,設計師們熟悉于繪圖與打版制衣的流程,但落實到實際市場生產,中間仍存在許多空白,與企業對接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3、跨代際協作:才億紡織總經理朱世強認為,“青年設計師的數字化思維與傳統企業的制造經驗可形成互補”;經緯人才設計師代表唐芮提出“數字化是呈現服裝設計效果的最便捷手段,設計師們熟悉于繪圖與打版制衣的流程,但落實到實際市場生產,中間仍存在許多空白,與企業對接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對接交流會通過案例分享、資源對接與思想碰撞,為柯橋紡織產業注入新動能。隨著“經緯人才計劃”持續推進,柯橋正以開放姿態匯聚全球設計力量,加速從“世界面料庫”向“國際時尚策源地”躍升。未來,更多優秀設計師的加入,將助力柯橋書寫“紡織+時尚”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