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紹興停產整治的64家印染企業還在搬遷復產中,如今蕭山又啟動了十分嚴格的污染整治檢查行動。有業內人士預測,浙江地區印染企業的生產運行將再次出現波動,染料漲價也將提上日程。”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啟動印染行業聯合執法檢查,環保、經信、安監、消防等相關部門聯手出擊,對照印染行業污染整治驗收40條標準,檢查企業整改情況。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求企業在6月底前完成整改。7月31日前仍未完成整治的企業,全廠停產整改,直至通過驗收。
驗收標準提升倒逼企業治污
其實蕭山地區大規模、強力度整頓印染行業已非首次。在2014~2015年,蕭山區就先后對印染行業進行了整治提升,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全區共組織開展了31次環保專項執法活動,檢查企業4290家(次),下達434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關停印染企業13家,整治提升50家,共處罰款2524萬元。
而此次的整治驗收相比于以前,標準又有新的提升,倒逼企業加大治污減排力度。例如,在污染防治方面,定型機廢氣處理標準提升了一倍,要求達到今年9月1日將實行的浙江省《紡織染整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新建企業排放標準;印染企業污水池處理系統污水調節池、水解酸化池、厭氧池、污泥池等主要臭氣來源必須完成加蓋,廢氣經收集處理后高空排放。
“去年,蕭山區工業廢水排放總量7123萬噸,其中印染行業就占了將近80%。整頓印染行業勢在必行。”浙江杭州蕭山區環保局污控科科長俞益鋼表示,本次檢查在落后產能淘汰、清潔生產、危化品安全管理等方面,驗收標準也非常嚴格。
據了解,根據“停產整治一批、限產整治一批、規范整治一批、示范創建一批”的要求,蕭山區將對檢查中發現的未經蕭山區相關部門審批的企業或項目,一律關停取締。對存在超標排污、雨污分流不清、消防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的企業實施停產整治。對今年1~4月廢水排放量超過40%初始排污權,以及存在定型機等主要產污設備擅自增加等問題的企業實施限產整治。對不存在上述問題,但對照標準還有一定差距的企業實施規范整治。
染費飛速上漲市場價格混亂
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的強力監管,使印染行業鐵腕治污進入“新常態”。
“受到環保政策影響,現在H酸生產企業紛紛封盤不報價,多數企業停產等待環保部門檢查,這一情況使得H酸價格飛速上漲,由原來的2.9萬元/噸上漲到4.5萬元/噸,漲幅達到55%,甚至還有企業報價6萬元/噸。受H酸價格上漲的拉動,活性染料價格也不斷上漲,漲價區間大致在3000~7000元/噸。”市場行情分析公司卓創咨詢表示,此輪漲價浪潮來勢洶洶,具體會漲到何種程度,目前還不好預測。但公司方面同時表示,現在染料企業其實出貨量并不多,市場成交量有限,詢價較多,市場價格比較混亂。
“如今染料價格已經很高了,有外貿渠道的印染企業可以選擇低價的國外產品了,所以我預計近期染料價格實際漲幅不會非常明顯。”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添翔則抱有相反的觀點,他認為現在部分印染企業即將面臨停產或限產,染料再漲價的話只會有價無市。
“現在染廠用的主要是國產染料,國外品牌的量還是很少的。印染行業有‘買漲不買跌’的習慣,繼續提價的話對促進出貨是有幫助的,但幫助有限,畢竟現在染料價格已經比較高了。總體來說,我對后市的預計并不樂觀。”一位染料經銷商表示。
設備更新加速規劃還望長遠
不過,染料價格的上漲卻不是印染企業最頭疼的地方。“染料費用基本控制在印染成本的20%左右,只占一小部分,現在人工成本壓力很大,對環保的要求更是日益升高。”康發集團織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清貴表示,染料價格起伏波動是根據市場行情進行調節的,印染企業可以自行采取減產措施,或者把原料成本轉移給下游企業。相比起染料上漲的支出,環保設備的升級才是印染企業投入的“重頭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訪者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印染企業已先后在環保設備上花費了近億元的投入了。“嚴格對照地方出臺的整治要求,印染企業無疑將面臨較大壓力,也將耗費大量資金進行整改。更重要的是地方標準時常變化,導致環保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前兩年的設備在當時可以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但是到今年就已經作廢了,還得重新購置。”
“印染廢水具有水質變化大、有機物含量高、色牢度高等特點,直接排放對人類健康和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危害。國家嚴格治理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采訪過程中,大部分企業負責人對近期印染行業整頓檢查表示理解,但他們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對印染企業相關的排放標準能有更長遠的規劃。
“面對行業現狀和發展大勢,企業唯有認清現實克服困難進行刮骨療傷,才能獲得自我新生。”業內專家提醒企業,企業如想做到久戰不敗就必須做到各項指標均高于國家標準,領先行業、地方標準。“國家標準是國家強制性的最低標準,企業標準高于國家、地方標準,才能說明企業的產品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