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對于童裝企業來說,是主動變革挑戰還是被動應戰,將關系到童裝企業生死的命運,唯有不斷創新,提速轉型才能帶來新發展
近年來,國外名牌童裝長驅直入搶占中國市場,“把科學的童裝獻給中國兒童”的口號叫得家長們怦然心動,不惜高價購買。
而目前我國童裝生產以中小企業為主,產品以中低檔為主,產品銷售大多集中在批發市場,品牌意識與運營基礎薄弱。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大都處于品牌提升的初級階段,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品牌運營相距甚遠。
“目前中國童裝業沒有領袖品牌,這也給了一些品牌從‘大路貨’中跳出來的機會。”安杰智揚營銷策劃機構首席品牌運營專家安杰則認為。
創立品牌是唯一出路
目前,我國童裝市場正在逐步由“數量消費階段”轉移到“品牌消費階段”。一方面由于現在健康觀念已經日益深入人心,消費者感覺到品牌服裝才是安全、健康的服裝;另一方面工商、檢驗檢疫等部門不斷加大對兒童用品的關注力度。
鑒于潛在的巨大市場,歐美一些成人名牌服裝在成功進入我國市場后,國外著名童裝品牌也開始大舉搶灘我國童裝市場,并有進一步被壟斷的趨勢。而本土品牌則基本屬于在低檔市場上進行著殘酷的價格競爭,價格越壓越低。
“我們原來只是一個小型童裝企業,全部精力投入在低檔的童裝生產與銷售上,盡管我們的工人夜以繼日的加班加點,但企業效益不高,產品的毛利率一直沒有上升反而呈逐步下降的態勢。” 對此,今童王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濮新泉深有體會。
“為什么美國的米老鼠和臺灣的麗嬰房產品可以標出比成本高幾倍甚至十倍的價格,在市場上還很好銷呢?”這是濮新泉,也是眾多中國童裝企業深思的問題。
濮新泉表示,主要是國外品牌在產品的開發與品牌的營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它們的產品和品牌形象與我們的大多數產品有著非常明顯的差別,從而使他們贏得了市場。
其實,我們都知道國外品牌童裝大多數是由國內企業生產加工的,這說明國內企業的技術實力已達到了較高水準。對市場及市場利益分配而言,重要的是品牌的擁有。擁有品牌,不僅可以占得更多的財富,而且可以長期占有對市場的主導地位。因為創立強勢品牌是贏得市場的關鍵。
國際品牌的短兵相接、國內企業品牌意識的覺醒和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日益成熟,為童裝業的品牌建設提供了條件。
而對于很多大企業而言,品牌之路的理想卻早已設定,真正的疑慮在于怎么走。
提升設計與營銷“軟肋”
正如濮新泉所言,目前本土童裝產業最突出的問題是“兩頭空”,即只會加工、組裝,而研發和銷售這兩個企業最能獲利的環節,卻成為眾多中小童裝企業的“軟肋”。
在過去二十年中,中國服裝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規模的競爭,誰的規模發展得快,誰的單位成本就低,價格就有競爭力。經過競爭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大批有實力有規格的企業,企業之間的競爭焦點就隨之而開始轉達移,轉向設計與營銷的競爭。
而目前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缺乏,很多以設計成人裝為主,兼顧童裝的設計。隨著“原始積累”的完成,越來越多的企業從“求同”開始轉向“求異”,開始組建自己的設計隊伍。
“今童王”就在這方面開始了大膽的嘗試,一方面在上海設立了上海今童王服飾有限公司,建立今童王自己的設計中心,引進專業人才,并鼓勵設計人員走出去,積極參與國內的大賽。
在服裝行業制勝終端的營銷環境下,中國許多童裝品牌的文化建設和終端建設是滯后的,特別是許多童裝品牌的形象店和旗艦店稀少。童裝品牌的建設并不像成人服裝品牌那樣,孩子的購物權應該并不完全取決于父母。因此無論是孩子的購物習慣,還是心理、生理的喜好,都決定了其終端建設的重要性。
同時,雖然孩子自己購買衣服的百分比很小,但是在購買衣服過程當中對決策起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服裝公司在做產品銷售廣告時針對誰是廣告宣傳對象就顯得格外重要,像一般的公司或是把孩子作為宣傳對象或是把孩子與父母作為宣傳對象,在具體的媒體選擇上如果是對兩種對象都進行宣傳的話,就在兒童雜志、成人父母雜志都做廣告。
另外,品牌營銷要抓住孩子的天性。中國的童車品牌“好孩子”就非常注重孩子的天性,為了打開美國市場,專門研制出新型童車,根據搖動的頻率不同,快的叫“爸爸搖”,慢的叫“媽媽搖”。獲得了美國第二大嬰兒用品制造公司COSCO的青睞并產生合作,一舉打開了美國市場。如果我們去研究耐克和阿迪達斯童裝的成功就會發現,品牌文化的成熟與這兩品牌在營銷上抓住了孩子們愛玩、崇拜偶像和喜歡模仿特性是分不開的。
營造好品牌文化
“消費者對品牌的認識已不局限于單純的商品標簽,而是一種文化內涵的體驗,童裝企業應注重品牌童裝發展與文化水平提升的同步進行,深入了解目前生活在卡通、動漫流行年代兒童天真、活潑、講究個性的天性,將品牌文化理念、風格個性融入設計中,使兒童在消費品牌童裝的同時,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鴻業資訊副總裁李子一表示,童裝企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要營造好品牌文化。
上海淮海青少年用品公司總經理邵克勤也表示:“童裝品牌沒有文化,沒有美譽度,品牌就很難實現附加值,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童裝企業在做品牌時,一定要做一個有文化內涵的品牌。要有故事、有精神、有特征。
品牌文化是很多成功的國外品牌進行市場推廣的重點所在,他們賦予了童裝一種生命——有著豐富性格特征的,鮮活的卡通人物。他們都有各自的特點,有著各自的性格弱點,屬于不同的童話空間,在童話里有著不同的經歷,他們出自不同的創作人,甚至來自不同的國家,但他們也有著極其相似的性格共性,那就是善良、勇敢、臨危不懼,重視朋友,關鍵的時候都會挺身而出,選擇正義,戰勝自己,最后得到成功,或者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很顯然體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呼喚。把他放在童裝設計上則是對兒童明辨是非的一種引導。
德國童裝品牌螞蟻阿諾則把螞蟻與兒童的部分特征聯系起來,品牌主角定位為“以小搏大的未來戰士”,以此迎合4-14歲少年兒童的心理。
品牌創建是個持久過程
當然,創立自己的強勢品牌只強調民族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創立品牌是一個充滿艱辛的歷程,是時間、精力、智慧和金錢的永久性投入,也將直面無情的市場競爭和高風險的挑戰。
“品牌的成熟需要一個培養過程,如果說我公司在品牌發展中,取得了一點成績,這僅僅是一個開頭。‘今童王’也好,‘芝麻開門’也好。我們的企業需要一個發展過程,我們的品牌需要一個培育過程。”對于品牌創建濮新泉如是說。
他認為,品牌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長期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從設計、生產與營銷各個環節抓起,與國際接軌,把中西童裝服裝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與時代結合起來,做有特色的品牌童裝。
安杰則表示,童裝企業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必須認識到現在童裝行業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現在行業銷售最好的品牌并不一定是行業最好的參照對象,“一定要向男裝、女裝看齊”,改變舊有市場運作觀念。
因此,對于現在的童裝企業來說,企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吸收優秀職業經理人進行經營管理,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更專業。同時,企業應該在營銷模式上更加多元化。
在童裝品牌提升的道路上,作為行業領導機構——中國服裝協會將給予大力支持。
據悉,為了加強中國童裝企業的品牌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為了幫助國內消費者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進一步擴大中國原創童裝的社會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中國服裝協會自2006年起創辦并組織進行“中國十大童裝品牌”的評選活動,借以推動童裝行業的良性發展。
童裝市場有著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只要我們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構建起有特色的產品與品牌,我們一定能夠擁有自己全國性的品牌,一定能夠取得輝煌。(服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