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收拾心情,開始投入工作的時候,商家也在盤點春節長假期間的消費特點:情人節的銷售額出奇的高,大大出乎了商家的預料;暖冬讓羽絨服沒了轍,卻讓春裝市場提前啟動;春節期間商家的銷售不再是一頭熱一頭冷,而是節末有回暖跡象……
春節有了“情人味”
據《每日商報》報道,雖然情人節不在春節期間,但對商家來說,情人節似乎讓春節消費的啟動提早了,算得上是春節消費的一個序幕,而情人節的銷售也讓不少商家覺得有些意外,因為實際結果比期望的要好很多。
以往的情人節一般在春節之后,商家忙好了春節市場,會單獨為情人節做策劃,但是今年因為兩節相距太近,很多商家都將情人節囊括到春節促銷中,沒想到春節期間的消費卻因為情人節而提前啟動,而且比起以往“賺人氣不賺銷售”的局面,今年情人節確實讓珠寶商賺到了人氣也賺到了利潤。百大黃金鐘表商場銷售額同比上升了34.65%。杭州大廈賣掉了20多萬元的翡翠鐲子,當天的銷售額創下全年單日銷售的最高。
提前啟動春裝市場
“以前的春節,商場里賣的都是冬裝,羽絨服、大衣、羊絨衫是最暢銷的,但是今年這些衣服都賣不動,反而是春裝更顯得熱鬧。”解百商場負責人說。今年過年商場里的羽絨服銷售的確受到很大影響,一開始商家很擔心春節期間的銷售情況,但是后來發現,消費者在節前置辦新衣的習慣并沒有改變,所以很多人開始購買春裝;銀泰百貨很早就上了春裝,春節期間就開始做滿就減的折扣;元華購物中心有的品牌商甚至把去年夏秋季的服裝拿出來打折,清庫存,來一個“冬季賣夏衣”的反季銷售,效果還挺不錯。
對商家來說,冬季的服飾類消費受損失了,就必須加把勁推廣春裝,提前拉動春裝消費熱情,延長消費時間來彌補冬裝的損失。
七天長假消費呈“啞鈴”狀
以前,杭州人都有一個習慣,非得在年三十前幾天去商場購物,導致春節前兩天的銷售總是特別高,而今年春節期間商家的銷售比較平穩,而這與很多人春節期間消費習慣的改變有關。
以往的年初一很多人都喜歡出門購物,而今年年初一各大商場銷售額都不高,甚至有的商場還略有下降,客流主要集中在下午幾個小時,而到了初二,不少人都開始走親訪友,商場里的客流量一下子就高了起來,銷售也成為七天中的最高點。按照慣例,初二之后商場的銷售會一天比一天淡,但今年的初六初七兩天卻讓商家有些意外,因為又有一個小幅反彈。解百商場負責人分析,現在很多人都不在家里過年,往往在外面游玩結束回家,到初六初七再到親戚家拜年,所以導致消費反彈;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現在的顧客消費更趨理性,放假了先放松身心,等到需要購物的時候,才會在長假結束前去商場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