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質量問題頻被曝光的尷尬之后,快時尚品牌的營銷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通訊工具中的卡通形象躍然變身T恤LOGO;游戲中的主角和道具也迅速成為品牌賣點——跨界正成為快時尚品牌新的選擇。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雖然是慶祝版T恤,但價格并不貴。也因為此,優衣庫官方給出的說法是“一經推出,便遭到搶購”,但也有理智的消費者認為,既然是慶祝版T恤,就應該限量發售,大批量的發售,重合度太高容易撞衫。對此,某品牌策劃人認為,快時尚的跨界其實就是一種營銷手段,為的是吸引眾多消費者的眼球,提升進店率,以達業績目標。
印花多樣 跨界成快時尚品牌新選擇
市場:快時尚跨界扭頹勢
“這個顏色好看,我要買一件。”7月17日,在位于西單大悅城三樓的優衣庫,三位高中模樣女生拿著優衣庫和通訊應用LINE合作的印有布朗熊的T恤正在討論應該選哪個顏色。“雖然這一系列T恤都是男款,可我們非常喜歡這個卡通形象,決定買一件來穿,女生穿男款也很酷啊。”其中一位女生告訴記者。
這幾位女生看中的T恤,是優衣庫和通訊應用LINE合作的推出的慶祝T恤,而這,只是優衣庫“UT”系列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優衣庫還和狩獵動作游戲《怪物獵人》合作,推出十周年慶祝T恤,受到很多游戲迷的追捧。如果說這些都是為男士消費者準備的話,優衣庫還和美國受年輕女性青睞的潮牌VeraBradley合作,因該品牌以花色眾多為特點,優衣庫也推出了十幾款的印花T恤。
不只是優衣庫,近期在Gap的專賣店和網絡旗艦店里出現了Gap與潮流藝術跨界玩創意新推出的“REMIXProject”限定款,這是Gap全球首次LogoT與藝術家跨界合作。此次“REMIXProject”邀請美國、中國內地、香港及臺灣地區共10位潮流藝術家,發揮創意并融匯強烈個人風格,創作出10款獨一無二限量版T-Shirt。7月17日,在GAP西單大悅城店,當記者詢問有沒有“REMIXProject”限量版T恤時,店員告訴記者,早就賣完了。
另外,之前簽約了貝克漢姆、跨行體育界的快時尚品牌H&M又有新動作。H&M在紐約開設的全球最大旗艦店的設計靈感來自博物館,是H&M與美國著名藝術家杰夫·昆斯的合作門店,于7月17日零點開業。H&M將為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MuseumOfAmericanArt)舉辦的“杰夫·昆斯作品回顧展”活動提供贊助。
此外,H&M日前還宣布與當紅美籍華裔設計師AlexanderWang合作推出聯名系列,預計該系列將于11月6日發布。
原因:業績持續放緩跨界求新生
從2002年優衣庫在國內開啟的第一家店開始,快時尚已經在中國經歷了11年的發展。當下的中國消費者似乎已開始厭倦快時尚帶來的新奇體驗,對這些舶來的時尚出現了視覺疲勞。
對于快時尚的跨界合作,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是因為傳統服裝鞋帽產品業績增速放緩,品牌需要通過其他方式提升業績、穩固品牌形象。
印花多樣 跨界成快時尚品牌新選擇
國內服裝整體銷售增長放緩,遇到行業十年來最低谷。快時尚品牌疲軟跡象也在持續顯現。日前,GAP集團公布,公司5月同店銷售增長1%,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6%。西班牙品牌ZARA母公司、全球最大服裝零售商Inditex公布的最新財報也顯示,截至4月底的第一財季凈利潤跌7.3%,為4.1億美元,創下五年來最大跌幅。這都促使快時尚品牌開辟新的求生道路。
另外,服裝行業特別明顯的是品牌自身的設計能力并不是很強,存在一定的瓶頸,這時需要借入更多的設計師的資源,通過知名的設計師或時尚人員把這些時尚和多元的元素植入到自己的品牌,為自己做加法,來提升自身的產品和設計上的不足強化自身和改善自己的資源和能力。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對這種跨界拍手叫好。雖然優衣庫和GAP等都宣稱跨界T恤剛一上市就遭搶購,但還是有時尚人士對此提出了質疑。“我一件UT都不買的理由有兩個,.一是重合度太高,容易撞衫,二是.圖案設計太幼稚,連當家居服穿都覺得臉紅。”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牽手的兩個品牌在自身所在的領域也都有著一定的品牌價值,‘門當戶對’,對雙方品牌價值的提升也有幫助。”
鏈接
什么是快時尚
快時尚以“快、狠、準”為主要特征,帶動了全球的時尚潮流。
“快”是指快時尚服飾始終追隨當季潮流,新品到店的速度奇快,櫥窗陳列的變換頻率更是一周兩次。例如ZARA、H&M、UNIQLO、中國的Me&City、MIX—BOX和37°Love等等。速度快、超高頻率的更新的快時尚,永遠追隨潮流的特點,則讓追求時髦的人趨之若鶩,扎堆采購。
“狠”是指品牌間競爭激烈,而消費者購買快時尚服飾的速度能與品牌競爭相媲美,每月都做“月光族”屬尋常事。
“準”是指眼光準。設計師能預知近段時間潮流趨勢,在短時間內設計出各式新潮服裝;消費者挑選商品時,看準了就買,絕不遲疑。雖然各大快時尚品牌的擴張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在繁榮之下,品牌發展也是危機重重。因為要走低價時尚路線,首先被犧牲掉的就是產品質量。面料差、做工粗糙成為這些品牌產品無法避免的尷尬。有消費者稱,這些衣服遠看設計感十足,但面料手感極差,而且線跡粗糙、線頭多的情況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