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消費日漸升溫。愛逛街的人們發現,新品秋裝“高調”出售,很少有折扣;反季服裝價格則集體“跳水”。
新品秋裝拼不過反季服裝
筆者發現,盡管秋裝款式新穎,但習慣于等“跳水價”淘貨的消費者并不買賬,大部分顧客還是集中在打折促銷的反季服裝專柜前挑選購買。
“去年這種亮面中長款羽絨服特流行,但最便宜的也一兩千塊,太貴沒舍得買,現在打3折才六百多塊,我就抓緊買了一件。”在新百廣場買衣服的肖小姐說。
北國商城一家韓版風格女裝專柜的售貨員告訴筆者,現在來看秋裝的都是試的多買的少,而反季服裝因為折扣厲害,銷量很大。
多重因素推高秋裝價格
“今年物價上漲這么厲害,秋裝漲價也很正常,畢竟生產成本、運輸成本、人工費用、攤位租金等都在上漲。”北國商城一家服裝專柜負責人表示。
河北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劉連紅分析,今年秋裝生產所用棉花都是棉價處于高位時進的貨,價格上漲符合生產周期規律。此外,去年河北服裝行業工人基本工資才1500元,今年普遍漲到了1800元,上漲了20%;很多服裝從原產地如浙江、廣東等運至河北的費用也在不斷上漲。
面對“高調”的秋裝,不少消費者表示會再等等。“我現在肯定不會買正價秋裝,馬上要到雙節了,商場肯定會搞節日促銷,到時候打折再買多合適啊!”公司白領耿小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