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月7日訊 大紅門服裝商圈形成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從地攤銷售到大棚經濟再到現代化商廈的跨越,發展成為北京服裝流通領域的重要交易市場,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服裝紡織品集散地。2008年3月28日,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會議認定了11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大紅門服裝商圈正式升級為北京大紅門服裝服飾創意產業集聚區。近年來,大紅門服裝商圈飛速的發展和人氣的急劇飆升,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品牌落戶于此,為大紅門服裝商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浙商開掘大紅門的第一桶“金”
一提起“浙江村”,北京人幾乎無人不曉。上世紀80至90年代在北京興起的“浙江村”,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十余萬以溫州人為主體的外來移民,在“天子腳下”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而關于“浙江村”的起源,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北京奧森源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賽美皮衣創始人、北京市木樨園天雅大廈、雅寶路天雅大廈、天雅古玩城的股東盧畢澤。
1983年,在內蒙古包頭做服裝生意的盧畢澤到北京進布料時,發現北京的生意很好做。于是就到工商部門打聽,得知只要有外出務工證明就行。于是他召集先前一起經商的親友們一同踏上了赴京的征途。
初進京城,到哪里落腳呢?他們東摸西拐地到了南面的豐臺區大紅門地區,租了間農民房安頓下來。當時大紅門地區四周一片荒涼,到處是菜地,房子低矮破舊。盧畢澤回憶說,他那18平方米的地方既是臥室也是車間。放了三臺縫紉機,一臺鎖邊機,兩張燙衣板。晚上盧畢澤就睡在窗臺上,兩個妹妹以燙衣板為床,走廊中間的折疊床是兩個兒子的位置。“那時候真是辛苦。”盧畢澤說,“早上4點鐘趕頭班車,扛著大包出去賣褲子,中午找個角落休息一會兒,下午收攤后,在家接著做褲子,一直干到深夜12點以后。”
就這樣,他們一家開起了一個專門生產“時髦的溫州服裝”小作坊。慢慢地,經過一家人的辛苦努力,他的生意已初具規模,產品供不應求,還請了幾個工人幫忙加工。很快,他便成了“萬元戶”。這個消息一經傳出,越來越多的溫州老鄉就都聞風而來。到1985年秋,大紅門一帶就聚居了5000多溫州人。因此大紅門地區便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服裝加工集散地,“浙江村”由此而形成。
1985年后,大紅門周邊幾乎成了盧畢澤這樣的浙江服裝商人的天下。“浙江村”生產的服裝滿足了改革開放后社會對“穿”的強烈市場需求。但急劇膨脹的“浙江村”又暴露出“臟亂差”、“治安差”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所幸的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中國的經濟改革逐漸從農村轉入城市,包括服裝在內的一些基本民生領域又最早開放,一些國營的大商場也通過“出租柜臺”、“請廠入店”等方式對不同所有制的企業打開了大門。盧畢澤等浙商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快速地完成了從作坊向具有一定規模的小企業升級的過程,為大紅門服裝服飾集散地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000萬元打造大紅門第一支“正規軍”
1992年,鄧小平“南巡”,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倡大力發展經濟。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93年的“浙江村”也迎來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據了解,先前由于“浙江村”暴露出“臟亂差”、“治安差”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浙江村”的商人曾幾次被“清理”出城。然而這次政府清楚地認識到“浙江村”是沒有辦法清走的,與其讓它亂下去,不如靠政府的力量把它規范起來,把這里發展成為正規的服裝市場。
當年3月18日,京溫輕工業品批發市場舉行奠基儀式。根據規劃,該市場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預計1994年10月投入營業。市場是由北京和溫州合作建造的,所以叫京溫。而京溫市場是大紅門地區第一家正規的大型商場。它的建成標志著大紅門地區的商業環境發生了一次重大升級,原先粗放散亂的集貿市場形式逐步讓位于精細規范的現代商業形態。同時,它使區域內的市場走上了規模化發展的道路,為之后大紅門地區的區域改造和產業升級指明了方向。
而幾經蛻變,“浙江村”已經今非昔比。現在大紅門地區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經營各類物品的商鋪,在每一座現代化的服裝商貿城門前,往來人群更是熙熙攘攘。跟20年前的這里相比,現在的繁榮景象簡直讓人難以想象。“浙江村”現在不僅成為北京的八大商圈之一,而且成為南苑鄉的重要經濟支柱。“浙江村”大紅門地區的年產值約占南苑鄉財政收入的1/7。而且,南苑鄉發展迅猛的倉儲、托運、水產品和房地產市場,完全是由大紅門服裝市場拉動的。
年交易額占北京市同類產品的54.5%
北京大紅門服裝服飾創意產業集聚區位于南苑鄉行政區域內,以馬家堡東路東側、光彩路西側、北京南中軸路三四環之間為中心,向周圍輻射,總占地500公頃,是從東南、西南方向進入北京的必由之路。
大紅門集聚區內有39家專業市場,營業面積100多萬平方米,35000多家商戶,服裝紡織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年交易額超過300億元,占北京市紡織品、服裝、鞋帽市場年交易額的54.5%。集聚區內集中了眾多銷售企業,聚集了大批以提供服裝面輔料為主的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從面料供應、成衣加工至批發零售各個環節一應俱全,形成了產、供、銷相對完整的服裝產業鏈條。
南苑鄉副鄉長劉酈說:“大紅門地區人氣很旺,而且離市中心比較近,交通便利:距離貨運站特別近,物流運輸方便;南苑機場開通了40多條航線,中國的南方、北方、西部都有航線到達,可以運輸貨物;此外,京津塘高速公路、京開高速公路也為物流運輸提供了便利。”據了解,在大紅門地區共有30多家大小物流公司支持整個區域內貨物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