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空姐
1955年11月,中國民航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空中小姐,這18名年輕的女孩子就是新中國第一代空姐。當時,她們的制服有著濃郁的蘇式軍服特色――綠色呢子大衣,翻領、雙排銅扣。上衣是人們俗稱的“列寧裝”,頭戴無檐帽,腳穿長筒皮靴。飛行員也是頭戴大檐帽,身穿蘇式雙排扣翻領上衣。這樣的蘇式軍服,在向往社會主義制度的歲月,在物質匱乏、生活儉樸的年代,對于求真愛美的年輕姑娘們來說,意味著什么自然不言而喻。據說,許多空姐在當時都是懷著對這身“列寧裝”的喜愛和憧憬,才欣欣然融入到民航的大家庭來的。
60年代,空姐們的制服與當時社會上其他女性穿的服裝幾乎沒有什么兩樣。淺灰色翻領上衣和藍色的褲子。1969年,民航重新納入空軍序列后,空姐改穿天藍色制服,翻領、單排銅扣的上衣和長褲。不過,整套服裝顯得有些肥大,完全掩蓋了女性身材的曲線美。空姐制服分為夏季和冬季兩套,冬裝是蘭色呢子大衣、雙排扣西服、無檐帽、裙子;夏裝是銀灰色的雙排扣西服和裙子。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空姐
30年前,中國民航隸屬空軍。那時,中國空姐的服裝無論在樣式上還是在色彩上,都很樸實,但與國際上先進航空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
1980年1月1日,中國民航從空軍分離出來,中國空姐的服裝逐步開始走向國際化。從1949到1978這30年,中國民航的空姐服飾顯示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特殊性和時代性。它的特殊性,曾讓社會上許多的少女和年輕姑娘追捧和羨慕。它的時代性恰好成就了空姐服裝在當時“藍灰黑”海洋中頗為搶眼的現實。
上世紀70年代穿著軍裝的空姐
1988年,中國民航進行體制改革,各個航空公司走上了企業化的道路,中國空姐統一的服裝,也隨之不再存在。我國各個航空公司的空姐,都換上了本公司的空姐的服裝。
80年代航空空姐服裝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我國的大江南北,也吹“暖”了空姐的服飾。“藍灰黑”被賦予了五彩斑斕的絢麗。80年初,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民航必須走企業化道路,打開新的局面。在逐步走上市場化道路的過程中,民航主管部門取消了對全行業統一著裝的硬性規定,為空姐服飾的變化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988年7月1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成立,國航的空姐穿上了皮爾?卡丹設計的“寶石藍”制服,包括無領上衣、套裙和長褲,條紋圖案的襯衫領口,還系有一條領巾,頭上的小圓帽顯得十分優雅,這是新中國民航歷史上第一套真正意義的空姐職業裝。
80年代航空空姐服裝
2003年1月1日,國航空姐正式換上了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拉比杜斯設計的新服裝。這次國航空姐換上的服裝分為兩套,一套為藍色,一套為中國紅色。
2003年1月1日啟用至今的國航空姐服裝
如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空姐服裝,已經走在了世界先進航空公司的前列。
“小燕尾”套裝、大紅色連衣裙……08年11月26日,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多名空姐穿上嶄新的空姐制服,在萬米高空的航班上一展風采。由于搭乘飛機的旅客群體不斷擴大,空姐制服也隨之不斷“更新換代”。
2008年奧運會時空姐的漂亮裝扮
漂亮的南航空姐――大紅色連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