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5月25日訊 福建服裝的發展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近幾年的閩派服裝發展迅速,尤其是沿海幾個地區的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憂的是還有大多服裝企業仍停留在低成本競爭階段,品牌尚未成熟,企業內部問題明顯。
家族式管理要改變
福建的服裝企業絕大多數是家族式企業,這與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進程是分不開的。國有紡織服裝企業在福建只有六家,產品銷售收入不足2億元,占總量的2%左右。“夫妻檔”、“兄弟連”式的企業一直是福建服裝產業的主角。柒牌與勁霸兩個企業是其中的兩個典型代表。
家族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特別是人才如何引進的問題,由于家族式企業形成的屏障,聘用到企業的人才常難于發揮。幾位曾就聘于福建服裝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坦言:在企業內實施品牌變革有很大困難。
福建的服裝企業大多有十年以上的歷史,企業如何變革以適應市場變化是繼續發展的關鍵。對此,柒牌集團董事長洪肇設認為,企業在創業階段以家族式存在是有利的,既能夠快速反應又利于內部團結合作。柒牌能夠做到現在,是在每個變革時期都認準了方向并及時調整。家族式企業必然要向股份制轉變,但不能急,企業目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加強內部合作。
同行業惡性競爭不利市場培育
“同行是冤家”似乎是傳統手工行業中廣為流傳的一句名言。福建是移民大省,人們對姓氏、宗族的觀念很強,而以家族企業為主體的服裝行業的內部交流就顯得很困難。但是隨著信息革命時代的到來與行業的快速發展,單憑企業自己參與市場競爭已難于取得成功,競爭的同時合作是不可少的。所以,規范企業行為,促進行業共同發展的行業組織是不可少的。
福建省服裝協會成立之后,福建服裝企業不僅實現了良好的內部交流與合作,而且由于擔任協會領導工作的是省內著名企業的領導者,全行業開始把目光放得更遠,不再局限于福建省內的市場。
盡管近幾年福建的服裝品牌百花爭妍般紛紛綻放,但與滬、浙、粵、京等省市的知名品牌相比,福建品牌的影響力仍處于相對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