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是繼女裝、內衣之后,服裝領域又一支迅速崛起的市場生力軍。目前正值國內品牌童裝消費的高速增長期,消費者需求從單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差異化。而層出不窮的產品品類和體驗式消費方式,也使得童裝產業面臨新一輪的品牌升級。
日前,在泉州一家知名童裝企業召開的2009年訂貨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和營銷界人士共同探討了當前童裝市場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據有關統計,全球童裝市場目前大約有1200億美元的規模,童裝市場在整個服裝業疲軟的狀態下卻逆流而上,呈現一片生機,中國城鎮居民對各式童裝的消費量近年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為26.5%。童裝市場正成為我國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
泉州豐澤區是中國童裝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年產值占全國同行業的20%,涌現出一大批全國知名的童裝品牌。格林集團的“嗒嘀嗒”和寶德集團的“瑪米瑪卡”2個童裝品牌均獲“中國名牌”、“國家出口免驗”金字招牌。去年3月,豐澤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確定為“中國童裝名城”和“第六批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
不過,童裝的消費方式以及市場對品牌、產品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人們已逐漸從過去的實用標準,變成追求美觀乃至品牌內涵。特別是受到市場資源配置全球化的影響,較多國外品牌紛紛入市,搶占國內童裝市場份額,使童裝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
“品牌化是童裝的發展方向。”格林集團營銷總監阮世陶認為,童裝市場上國外品牌的進駐,對國內童裝行業是巨大挑戰。如今,國外品牌童裝已占近50%%的國內市場份額,而國內有特色的童裝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僅在30%%左右。這和國內童裝品牌前身大多數由外貿業務轉型而來有關。
阮世陶認為,定位準確,才能充分發揮企業特色,并在激烈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國內童裝品牌定位本身的問題,更應該是潮流性、舒適性的東西,應該很明確是在質量基礎上的潮流產物。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品牌的作用將愈顯重要和突出,一個成功的、長久的、有領導力的品牌應該是有文化內涵、有感情的,有深度的。童裝產業的洗牌更應該被理解為是一次轉型。“轉型就像蛹化蝶,過程是痛苦的,結果是美麗的。”作為服裝產業未來新的增長點,童裝企業應將品牌文化的建設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先人一步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