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遼寧省質監局2008年監督抽查計劃安排,遼寧省質監局在5月份組織有關單位對我省兒童服裝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現將抽查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監督抽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專項監督抽查共抽檢20家生產企業的20批次兒童服裝產品,合格3批次,產品抽樣合格率為15%。主要不合格項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pH值、耐濕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纖維含量和產品標識。
二、抽查結果分析
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首次被檢出。
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首次被檢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禁用偶氮染料”。目前,已知的可致癌芳香胺有23種,由這些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大約有幾百類。服裝等紡織品使用了這些有毒染料后,在與人體的接觸過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然后與人體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釋放的物質混合起來,發生還原反應,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該染料為國家強制標準明令禁用的產品,其染成的織物和成衣禁止生產和銷售。此項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企業為降低原材料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造成的。
2、pH值項目超標。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對服裝面料安全性能要求較高,pH值不合格,影響人身健康安全,容易對兒童產生傷害。本次抽檢共有5批次產品pH值不合格,占不合格總批次的29.4%。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使用劣質不合格面料,同時也間接反映出一些小印染廠偷工減料,面料經助染等前處理工序后,省略后續中和或漂洗等工藝流程,沒能有效地清除殘留的堿性化學物質。
3、染色牢度不好。
染色牢度是產品耐洗、耐摩擦性能,是指染色織物在使用或加工過程中,經受外部因素作用下的褪色程度,而牛仔面料色牢度不易控制,成為質量瓶頸。色牢度不合格的服裝在穿著過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會造成面料上的顏料脫落褪色,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屬離子都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皮膚。另外還會造成穿著或洗滌時染臟其他衣物。此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仍是企業使用劣質不合格面料。
4、面料采用纖維成分含量與明示標識不符。
兒童服裝通常采用含棉量高、透氣性和舒適度較好的面料,相對成本也較高。然而小服裝加工廠在采購面料時為降低成本,未能嚴把進貨關,通常選購小紡織印染企業生產的面料,按口頭約定做標識,造成產品纖維含量與明示標識不符。
5、企業產品標識不符合要求。
標識不合格容易誤導消費者選擇合格的產品。本次抽檢的20批次產品中有16批次產品標識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從檢驗結果上看,有的產品缺少安全類別標識,有的不標注纖維成分含量,有的甚至無產品名稱、執行標準編號、質量等級等問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對標準了解不透徹,對產品標識沒有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