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品牌集中度偏低、企業難以做大做強、市場消費情況不穩定,中國內衣行業的種種現實,使得即使有著多年經驗的內衣經營者,做了今年,也不知道明年的出路在哪。中國內衣行業的未來在哪里?這是為數眾多的從業人員都在努力尋求答案的問題。
據統計,男裝、羽絨服、羊毛衫等諸類行業排行前幾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總額都在50%甚至60%以上。而內衣行業,一些知名度高的品牌加起來的市場占有率總額還不到30%,品牌企業的年銷售額始終在2億元上下的范圍內徘徊???這相對中國針織內衣近5000億元的市場總量來非常可憐。
文胸品牌,在秋冬季生意慘淡;秋冬內衣品牌,在春夏季更是履步維艱,難以為繼,一年只有3~5個月的旺季,剩下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要面對租金、人工等經營成本的沉重壓力,這使得單品牌單品類專賣店的存活率極低。在這種狀態下,于是就衍生出了許多“組合店”,將不同牌子的文胸、家居服、短褲襪子小針織、秋冬內衣四大品類產品混在一起賣。這些“組合店”,無序的“打貨”計劃、雜亂的品牌組合和粗糙的管理,其本質無外乎是一個“針織品超市”或者說針織品雜貨店而已。由于缺少統一的管理及其經營方式對店鋪地理位置、經營者當地人脈關系與經營經驗等局部因素的依賴性較高,因而其優勢大多只能局限于某個區域市場,無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品牌號召力與市場影響力。
也就是說,“多品牌多品類”混賣似乎也不行,而“單品牌單品類”專賣又顯然走不通,那么,出路在哪里呢?僅剩的這條出路是:“單品牌多品類”專賣。例如千佰媚服飾有限公司,就將文胸、家居服、短褲襪子小針織、秋冬內衣四大品類的產品組合在“千佰媚”一個品牌的旗幟下,將內衣產品的邊緣擴大,采取一定的產品定位與市場細分策略,在做強產品品牌的同時,依靠專賣店的統一管理與品牌儀式的推進,打造一個終端品牌(商號品牌),這可以說是當前中國內衣經營者最好的選擇。
未來中國內衣市場的格局很有可能將是許許多多店與店之間的競爭,誰能最后勝出,一方面看誰的模式更優、推進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就是看定位與市場細分的準確性。隨著千佰媚等少數幾個品牌的專賣店在各自的目標市場的地位慢慢鞏固、掌控各自的渠道領域、形成各自穩定的核心競爭力,并隨之劃分內衣天下,日后,中國內衣市場必將形成較為集中的品牌購買,由少數幾個品牌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出現真正的“大品牌”、“大企業”,結束持續混戰的市場局面,走向成熟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