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批羊絨制品接受檢驗,合格率不足兩成;3000元的羊絨大衣竟然不含一點羊絨……筆者日前從河北省纖維檢驗局了解到,該局2月份對河北省大中型商場、超市銷售的羊絨制品進行了專項檢驗,檢驗結果堪憂。
在檢驗的80批羊絨制品中,有羊絨衫、羊絨褲、羊絨大衣等,合格13批,合格率為16.3%;不合格的67批,不合格率為83.7%;羊絨含量為0的有55批,占68.7%,有個別產品起毛起球項目不合格。石家莊某大商場銷售的價格2000多元的羊絨衫、3000元的羊絨大衣,檢測發現不含一點羊絨;產品標注羊絨含量為80%、68.4%的品牌制品,實測羊絨含量為0。標注羊絨含量為100%的,實測含量為19.9%。某大商場抽查了4個品種的羊絨衫,全部不合格。
執法人員告訴筆者,羊絨制品羊絨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產企業魚目混珠,以假充真,蒙蔽消費者,將沒有一點羊絨成分的產品,標注上有羊絨,以達到價格高、好銷售的目的,這些產品多是羊毛或者兔毛。另外,有的企業以次充好,將羊絨含量故意標高。
河北省纖維檢驗局的專家告訴筆者,近兩年,消費者對混紡羊絨制品的投訴呈上升趨勢,所以,本次檢查主要針對產品標志羊絨含量較低的混紡羊絨制品,而且是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抽樣,對樣品的識別率比較高。根據以往的檢查結果看,大部分大品牌、知名品牌的羊絨衫質量還是合格的,消費者不必過分擔心,倒是應當對一些混紡產品提高警惕。 □ 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