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分析機構的報告稱,盡管印度國內棉價超低給紗廠生產帶來好處,但疫情帶來的封鎖和關門停產將使未來半年的下游消費需求嚴重受挫。
報告稱,新冠疫情在影響紡紗業大多數公司流動性的同時,將導致紗廠收入和利潤率下降。負債高、融資難、流動資金匱乏的小公司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近年來,印度棉紗生產廠家面臨一系列困難,包括出口和內需下降、棉花價格波動等,棉紗出口受到巨大沖擊,主要原因是中國需求減少。
2016/17財年,印度棉紗對中國出口比2013/14財年下滑超過25%。盡管2018/19財年同比增長大約47%,2019/20財年前10個月的對華出口又下降了43%。中國的棉紗進口需求開始轉向可以免稅出口棉紗到中國的越南。
2019年,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自貿協議進入第二階段,巴基斯坦每年可以免稅出口35萬噸棉紗到中國。相比之下,印度棉紗出口中國還有3.5%的關稅。以上情況使印度棉紗在中國市場的優勢減弱。
2019/20才能前十個月,印度棉紗月均出口額為161.6億盧比,遠低于上財年同期的227.8億盧比。同時,印度棉花價格保持堅挺,尤其是2019/20財年第一季度,與國際棉價走勢相反,這使印度棉紗在出口市場失去了競爭優勢。
除了出口減少外,近年來印度國內服裝業對棉紗的需求也一直保持低迷。在經歷了連續兩年(2017/18財年和2018/19財年)的下降之后,服裝出口在2019/20財政年度的前十個月與上年度同期相比幾乎持平(增長0.2%)。
據印度棉花協會(CAI)預測,2020/21年度印度棉花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545萬包,同比增長14%。由于產量增加,印度國內棉花價格在本財年第二季度開始回調。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Shankar-6品種的平均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低約9%。然而,由于需求下降,紗線價格也開始調整,導致紗棉價差縮小。
由于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本財年未來兩個季度,印度對棉紗的需求將顯著下降,棉紗價格將進一步下跌。隨著紗線銷售預期下降,而且大部分采購成本已經固定,預計行業利潤率將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