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港、青島、寧波等地棉花貿易企業反饋,1月下旬以來印度棉船貨、保稅及清關人民幣報價基差持續穩定,雖近幾日隨國內紡企放假逐漸增多,原料詢價、采購明顯減少,但國際棉商、進口企業主動下調基差意愿仍不強。
盡管涉棉企業、投資商判斷美國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有可能縮水,但2021年1季度、2季度民主黨強行推進超級QE的概率大,美股、商品期貨仍有上漲空間;另外印度國內棉花、棉紗價格上漲傳遞較順暢,加上MSP收購價托底及2021年印度植棉面積或因改種大豆、玉米等農作物而下降,因此MCX期貨、印度棉現貨價格“易漲難跌”。
從調查看,近幾日中國各主港2/3月船期M1-5/32(強力29GPT)印度棉基差普遍3-3.8美分/磅,一口價穩定83.5-84.5美分/磅(強力28-29GPT),與同船期美棉價差3.5-5.2美分/磅,印度棉船貨、保稅的價格競爭力較12/1月收窄。2月3-4日青島港SM1-5/32印度棉清關“一口價”15400-15600元/噸(因含雜及其它指標不同而有差異,張家港報價一般稍高50-100元/噸),港口M1-1/8巴西棉現貨報價15800-15900元/噸,高于印度棉300-500元/噸。
江蘇、山東等地幾家紡企表示,雖無論美金還是人民幣報價看,印度棉仍有一些優勢,但2020/21年度印度棉的品質、可紡性等問題仍較突出,需要中國買家謹慎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