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棉花貿易商、紡企反饋,受今日鄭棉CF2009合約震蕩回調盤中跌破12000元/噸影響,棉花現貨掛單成交有較為明顯的回升,基差報價、“一口價”成交鮮有起色。整體棉花市場受新疆大部棉區高溫干旱、長江流域棉區洪澇災害加劇等利好支撐,一些棉企、貿易商惜售、挺價情緒仍普遍存在。7月14日疆內庫“雙29”機采棉公重報價12500-12700元/噸(21級),“雙28”機采棉公重報價12000-12100元/噸(31級),較前兩日上調30-50元/噸。
江浙、廣東等地部分企業反映,50S及以上支數棉紗成本與售價基本持平甚至倒掛,高支紗生產、接單均暫停,棉花采購疲軟,加上儲備棉輪出,因此一些棉花貿易企業表示,7月份以來,主動詢價、點價采購的棉紡廠和中間商較5、6月份持續減少。目前CF2007盤面價格11600元/噸,低于儲備棉輪出日成交均價。
目前用棉企業、交易商不接CF2007合約倉單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紡企擔心交割配對的是高顏色級高升水的倉單,與實際需求有較大出入;二是一旦接到疆內交割庫的倉單,還需要考慮發運、出入庫、安全、保險等一系列問題,牽扯的精力大。
河南、湖北等地紡企認為,雖然貿易商、疆內棉花企業基差報價、點價資源比較多,但中后期新疆機采棉雜質普遍達到3.5-5%,即使皮棉報價低于市場價100-200元/噸,紗廠開包、除雜、去異纖,不僅導致成本上升,而且紡紗制成率也偏低。如果不考慮顏色級(筒紗、白坯、統染,顏色級影響不大),相同長度、斷裂比強度、馬值等指標條件下,紡40S及以下支數棉紗儲備新疆棉競爭力較強,而且內地承儲庫提貨、短倒費用低又方便做質押融資,采購、經營儲備棉風險相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