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二手服裝將增長40%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BCG) 和全球平臺 Vestiaire Collective 的最新研究,全球服裝、鞋類和配飾轉售市場的估計價值在 100 到 1200 億美元之間,是 2020 年規模的三倍多。二手市場已經占到整個行業的 3% 到 5%,并且可能增長到 40%。
這份題為“加速的二手市場對時尚品牌和零售商意味著什么”的研究報告于近日發布。它基于 2020 年對 6,000 名消費者和 2022 年對 2,000 名消費者進行的兩項全球調查,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對轉售市場的參與。
歐地、美線繼續大幅下行,中東紅海航線逆勢上揚
近期,船公司繼續取消從中國至北歐和美西航次以減緩集裝箱即期運價的下降。然而,盡管空航的數量急劇增加,但對托運人獲得艙位似乎沒有什么影響,運價下滑趨勢仍未遏制。亞洲至美西航線的運價已從一年前的20000美元/FEU的高點暴跌,近日有深圳貨代報價:從鹽田、上海或寧波到洛杉磯或長灘的40英尺高柜的運價為1850美元,有效期到11月中旬,可通過MSC、馬士基、ONE、赫伯羅特或楊明走貨。根據各大航運指數最新數據,美西運價跌勢沒有減緩趨勢,市場繼續走弱,這表明未來幾周美西運價可能會降至2019年的1500美元左右。事實上,據反饋,目前市場已有1500美元的報價。
氨綸漲價:需求不足,上升空間有限
進入10月份,國內氨綸市場維持上行走勢,截止10月18日40D規格市場均價為37875元/噸,較月初上漲8.12%。氨綸行業開工在近7成,市場現貨供應暫穩,個別規格型號庫存緊張。
這次氨綸絲價格回升可以說是今年以來的第一次漲價,目前30D氨綸價格在37500元/噸,較國慶節前上漲2500元/噸,雖然不能與去年瘋狂漲勢相比,但是能夠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上漲2000多元,對于氨綸廠家來說已經是可喜可賀了。
全球需求低迷 訂單縮減
與往年相比,南美訂單在今年前9個月,大約減少了30%至40%。雖然服裝確實是必需品,但跟食物、能源比起來,它并沒那么重要。俄烏沖突暴發后,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減少,歐洲電力、供暖吃緊,能源價格飛漲,抬升物價。由此,歐美的消費需求受到抑制。
摩根士丹利近期一份報告指出,許多企業面臨庫存過剩。摩根士丹利對大約100家企業做的托運人調查顯示,訂單量同比下降了40%。9月,美國集裝箱進口量同比下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