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短期陷入振蕩行情。上游軋花廠棉花成本較高、惜售情緒較強與下游需求疲弱、采購積極性較差構成當下行情運行的主要矛盾。截至2021年12月29日,鄭棉主力合約報19990,棉紗報26830,行情短期陷入膠著狀態。
境外風險不可忽視
國際宏觀環境不斷變化,歐美經濟已經進入高通脹、低增長的滯脹格局,供應鏈問題疊加需求疲弱仍將在中期影響大宗商品走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預期較強,在經濟下行周期,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預期恐對大宗商品構成持續性的利空。此外,滯脹導致消費萎靡不振的格局已經開始在外貿形勢上有所體現,未來恐進一步加劇,我們預計2022年年初全球棉花需求可能進一步走弱。
供需平衡表維持中性
據USDA12月更新的棉花供需平衡表,中國2021/2022年度產量預期582.4萬噸,環比未見明顯調整;消費量預期870.9萬噸,環比未見明顯調整;進口量預期223.2萬噸,環比調減5.4萬噸,減幅2.4%;期末庫存預期788.2萬噸,環比調減5.4萬噸,減幅0.7%。平衡表總體呈現中性格局,期末預期略調減,進口略減少,總體變化不大,對于后市來說,消費變量的調整恐是更加關鍵的。我們預計后期消費仍有進一步調低可能,一方面是南亞開工進度回升,訂單有轉出的趨勢;另一方面,歐美對新疆棉的限制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實際消費。
短期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今年收購成本總體偏高,新疆棉花平均收購成本達到10元/公斤,折合皮棉在23000元/噸以上,難以被下游接受,軋花廠出現售棉困難的局面。截至12月28日,新疆棉整體銷售進度僅有10%左右,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下游方面,新疆棉高成本極大壓縮了紡織廠利潤空間,紡織廠采購積極性偏低。與此同時,下游坯布及紗線銷售緩慢,庫存不斷累積,對于紡織廠經營來說構成較大壓力。下游的疲弱導致棉花需求不斷走弱,臨近春節,不少紡織坯布企業開始提前放假,更進一步加劇了需求疲弱的格局。上游賣不動,下游不愿買的這一局面恐難以打破。
從技術面來看,棉花總體維持寬幅振蕩格局,棉花主力合約下方18500元/噸存在較強支撐,上方20500元/噸附近存在較大壓力,我們預計中期棉花維持該區間振蕩的概率較大,短期棉花上行空間有限,需要警惕棉花沖高回落的風險,多頭在18500元/噸以下可以建倉多單。期權方面,棉花波動率短期維持偏高位置,主力合約隱含波動率維持21%附近,仍有進一步回落的空間,考慮到基本面及技術面因素,投資者短期賣出寬跨式策略做空波動率是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