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棉價波動劇烈,棉農和軋花廠的博弈成為短期行情走勢焦點。目前政策面和宏觀面風險較高,需求也疲弱難改,棉花期貨行情短期影響因素較為復雜,操作難度提升。截至10月25日,棉花期貨在21500元/噸附近波動,棉紗期貨圍繞29000元/噸上下波動。
棉農和軋花廠的博弈仍在持續
短期來看,棉農和軋花廠的博弈仍在繼續。從目前收購局面看,籽棉收購價出現松動,北疆10月下旬收購價回落至10元/公斤出頭,折合皮棉成本在22000-24000元/噸區間。雖現貨價格仍偏好,但相比前期已下降不少。需要注意的是,南疆大規模收購已開始,收購價短期保持堅挺,但因下蛋機較少,棉農有盡快賣出的意愿,整體棉花收購價維持在10.2-10.5元/公斤。隨著北疆收購逐步進入尾聲,南疆收購將成為影響后期價格關鍵因素,南疆價格若回落,可能拉低整體棉花收購價,對于棉花期貨支撐力度減弱。
政策面和宏觀層面風險逐步發酵
中期來看,政策面和宏觀層面風險正在逐步增加,10月初棉花收購價不斷上漲,對于整個產業鏈構成不良影響,國家不僅通過拋儲及增加配額為棉花市場降溫,國有棉花收購企業也大規模停收,交易所也提高保證金及手續費為市場降溫,可以說,棉花政策頂已出現。此外宏觀層面的風險也不能忽視,尤其是歐美等國經濟疲弱,系統性的風險有望成為中期的主要風險,歐美股市高位振蕩,上行動力不足,經濟也有逐步走弱的跡象,加上通脹指標居高不下,經濟滯脹格局已然形成,滯脹對于整個大宗商品走勢將構成利空影響,尤其是工業品。由于滯脹導致需求疲弱,失業率走高,最終會通過下游傳導到上游,導致原料價格的大幅下挫。
棉紡行業需求端疲弱難改
今年上半年棉紡織行業總體訂單較強,但進入下半年,需求持續走弱,從訂單上看,需求有被提前透支的跡象。目前正值傳統旺季,服裝及紡織企業普遍反映訂單不足,大幅低于往年,旺季不旺特征明顯。數據顯示,紡織企業開工率近期出現大幅下降,從60%水平下降到50%,降至6年來同期最低水平。下游企業產成品庫存也大幅走高,棉紗、坯布及替代品如粘膠和滌綸庫存都升高至近6年最高位附近,下游需求疲弱可見一斑。棉紗期貨價格雖短期跟隨棉花上漲,但下游接受程度較低,基本有價無市。可以肯定,后期棉紗價格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價格高位難以維持,回落是大概率的。
綜合看,棉花棉紗價格雖短期仍受到棉農和軋花廠博弈影響波動較為劇烈,但中期看,上行空間恐有限,投資者應注意風險。(來源 期貨日報 / 作者 方正中期期貨 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