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棉花協會發布的最新預測顯示,2020/21年度印度棉花總產量維持3560萬包、2020/21年度印度棉花總供應量及消費量仍分別為4775萬包、3300萬包,均未做調整;但2020/21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由上月的600萬包下調至540萬包,導致期末庫存有所上升。
幾家國際棉商、貿易商表示,因拜登表態暫不會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采取任何行動且全面審視對華政策、內外棉花價差持續處于高位及2020/21年度美棉等級、品質等指標高于預期等利好推動,再疊加中印、印巴等關系改善不明顯及海運費飛漲、印度國內棉價在CCI的支撐下“高開高走”等多因素影響,2020/21年度印度棉出口面臨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等的競爭不僅非常激烈,而且處于下風,因此出口量下調至550萬噸左右比較合理。
從CAI、CCI及古吉拉特、馬哈拉什特拉邦、特倫加納邦等地的私人加工企業反饋看,因9-11月份遭受長時間的降雨、蟲害泛濫及前期蝗災的破壞,不僅2020/21年度棉花等級、品質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單產、總產量也將有比較明顯的下滑,但CAI卻并未再次下調2020/21年度棉花總產量預測,主要基于如下三個原因:
一是受CCI以MSP價格收購及CCI銷售底價不斷上調的拉動,印度棉花價格9月份以來漲幅近14%,如果CAI再次較大幅度下調2020/21年度棉花產量,印度棉價或在政策、資金的輪番作用下“起飛”,不利于后疫情時期棉紡織、服裝業提高開機負荷及接單;
二是CAI與USDA的產量預測相差已比較大,再次下調或引發棉花企業、棉紡織廠及投機機構等對CAI客觀、公平的懷疑。USDA最新月報顯示,2020/21年度印度棉花總產量653.2萬噸(近兩個月未做調整),而CAI預測產量只有605.2萬噸(每包170公斤),二者相差48萬噸,不可謂不大;
三是印度各棉區測產、產量上報比較混亂、不規范,存在地方政府重復統計、估產偏差較大的情況;再加上幾個受災比較重的棉花主產區單產、總產及品質指標等統計尚未最后敲定,因此CAI主動修正數據有些勉為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