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乙二醇在上漲后小幅回落,華東現貨收盤成交在4375元/噸。雖然目前港口庫存處于高位,但近期華東主港預到港較少,整體仍處于去庫存階段,且貿易風險正在緩和,地緣政治風險有加劇的預期。所以我們認為,乙二醇市場或仍維持偏強格局。
原料端反彈提振市場
上周原油震蕩上漲,一方面宏觀環境上局部利好出現,中美元首通話緩和了對貿易摩擦帶來的需求利空影響預估,另一方面美伊形勢緊張帶來的地緣矛盾升級和美聯儲降息的概率上升,提振油價。上周五隔夜盤較上周五隔夜,WTI漲4.37至56.65美元/桶,Brent漲3.14至64.45美元/桶。所以從成本端來看,乙二醇的反彈與原料的突然走強密不可分。
供應端未出現明顯改觀
當前乙二醇市場整體的供應未出現明顯改觀,負荷依舊維持低位。
一體化裝置只有茂名石化停車檢修,其他工廠基本仍是采取壓縮MEG產能提升EO開工負荷的方式,盡量調整市場產出比例。而國內煤制乙二醇工廠近期檢修及降負相對偏集中,行業整體的開工負荷有望位置在當前48% 的水平上,繼續回落的空間有限。基于此種預期,預計短期內國內供應端不會出現增量的情況。截止到6月20日,國內乙二醇平均開工負荷約為64.13%。需求端表現可圈可點
近期,下游下游聚酯的表現可圈可點。以江浙市場為例,截至上周五,綜合江浙加彈開機負荷在89%,織機負荷在77%。受原油上漲和預計貿易戰緩和的情緒影響,終端預計后市會有較大的需求放量,且滌絲工廠低位后繼續看漲原料端,心理上對原料的備貨和對產品的備貨量繼續增加。目前終端原料備貨量較大,創年內高位。
開工上,加彈機開工恢復較多,當前恢復至年內高位,以開車消化原料庫存;而織機環節因前期產品庫存較高,局部仍在消化前期產品庫存,開工回升不及加彈。
所以短期來看,本周乙二醇主港到貨量偏少僅在10萬噸附近,港口庫存持續下降為主。近期聚酯產銷明顯好轉,聚酯產品庫存大幅去化以及現金流盈利下聚酯工廠維持高負荷開工為主,供需面來看乙二醇低位支撐強勢。但是整體反彈高度仍需視終端訂單落實以及坯布消化速度而定。(來源:卓創資訊、鳴遠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