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布老板跟筆者抱怨:近期,原料一直下跌,客戶就跟我們壓價,為了2毛錢已經僵持不下,可是他們做的成品褲子每條都售價在千元!的確,相較于近年來動輒成百上千的服裝,面料價格所占的比例卻微乎其微。但是很多采購商還是會不斷壓價,其實織造企業現在的利潤空間真的不多了!
原料“黑五月”,產業鏈一片跌勢!
PX的暴跌,可以說是整個聚酯產業鏈變臉的前兆,隨后PTA、MEG上游原料價格也是跌跌不休:5月16日隨著PTA供應商回購力度的減弱,PTA現貨經歷斷崖式下跌, PTA現貨大幅下跌,乙二醇也是跌破4300一線。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面升級后,聚酯行業價格不斷下滑,部分聚酯產品利潤被完全吞噬。上游原料疲軟,受此影響,滌綸長絲也陰跌不止,已經跌破去年以來的歷史高位,并于近期再創新低。其他非滌綸類的化纖原料,如粘膠短纖、錦綸長絲等一直在下跌通道,而且近期看不到止跌跡象。
產能沖擊,滌塔夫進入盈虧邊緣
據中國綢都網監測的樣本企業可以看出,與往年同期相比,目前織造廠家利潤較低,“去年這個時候,我們生產的滌塔夫一天能賺百來塊,現在做到不虧就已經挺好了,大多數的滌塔夫一臺織機能賺10元,190T的滌塔夫已經要虧損了。”吳江地區一織廠老板沈總說道。
由于受到外圍產能的沖擊,今年常規產品市場貨一直處于旺季不旺的態勢,進入5月這些產品在市場銷路更加疲軟。有廠家表示,滌塔夫從年初的1.70元/米跌至目前的1.10元/米。(按照常理,原料每下跌1000元,體現在坯布上的成本在0.10-0.20元/米),目前年初到現在,滌綸長絲FDY下跌了1300元/噸,若單單只算原料帶來的下跌,坯布只需要下跌0.10-0.20元/米,可是如今滌塔夫價格下跌幅度已經在0.50元/米,其中有0.30元/米就是在侵蝕廠家原有的利潤空間。
據聞,目前230T滌塔夫在市場還能有一定的保本能力,190T滌塔夫已經進入了盈虧的邊緣。“行情在這么下去,就是織一天布,虧一天!但是機器停著也不行,只能低價賣掉,換點現金。”另一織廠老板陳總說道。
相對于滌塔夫、春亞紡這類產品,仿真絲系列雖然在上半年表現不如預期,但在上半年還算能得到“合格”的成績:在3-4月,仿真絲系列整體出貨順暢,大多數廠家庫存處于較低位,甚至在春節前后個別產品(消光SPH破卡和1/2斜)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利潤情況好于滌塔夫、春亞紡等。
今年,將有80%的紡織廠老板會變窮……
其實經歷了2008年4萬億政策刺激市場消費,到2012年行情急轉直下,到2017年環保整治帶動行情,直至2019年紡織企業再次來自to be or not to be的十字路口,這些走過大風大浪的紡織企業也已經清楚的意識到,在環保的重壓之下,加上物價、土地上漲,市場的變化肯定也會隨之變化。隨著產能過剩問題的出現,競爭激烈程度會加劇,這會逐漸蠶食本就不多的利潤,再加上工人的工資又上漲,很多相關生產企業轉型也比較困難,所以自然將會面臨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
隨著多種利空因素影響的加劇,織造廠家經營壓力會增大,個別企業甚至會因接不到訂單而關閉了工廠,最終導致市場心態難以在短期內修復。有人戲稱,今年,很多織造廠的老板會變窮,80%以上面臨著現金壓力、市場萎縮、環保督查、和急需轉型的問題。很心酸,但事實,也的確如此!